很快,寧隨安就慶幸自己沒有扒拉石頭,沒有呼救的及時反應了。因為他看到一名狩獵者,確切地說,應該是一名戰甲士——“狩獵者”的稱謂,絕大多數情況下只屬于地球聯邦那些職業狩獵的人,而那名戰甲士所配裝的戰甲,是出自萊茵帝國的第七代“星耀”
向來追求浪漫藝術美感的萊茵人設計的這款“星耀”戰甲,先不說綜合作戰效能有多優秀,至少,在與身體的契合度以及外觀上,達到了戰甲的巔峰,每一塊甲片都設計得極為精美,整體看起來不像是一套戰甲,配裝著身就像穿了從古代地球一直延續至今的深色西裝,或者某國儀仗隊的軍禮服,就連戰靴,都設計出了皮鞋的模樣。也因此,“星耀”戰甲最初研發成功時,一度受到各星際國家,乃至地球聯邦這等弱小落后國家民眾的譏嘲:
“那不是用來作戰的,而是走秀的!”
然而實戰效能測試的結果,“星耀”戰甲讓曾經嘲諷它的那些人閉上了嘴巴。
因為“星耀”戰甲使用了萊茵帝國獨立研發的新型架構,在第七代內外雙層精密感應系統的固定設計思路上,將“星耀”戰甲設計成了三層,內層如所有七代戰甲一樣,為銜接人體神經與戰甲的軟性貼附結構,中層和所有戰甲的外甲一樣,為戰斗、防御、能量運導、系統運轉的重要結構。而增加的外層,如禮服般被人誤以為除了美觀沒有半點用處,還會影響戰甲敏捷及靈活度的甲片,則使用了特殊的,具有極高強韌度的柔性金屬材質,不但不會影響敏捷度,反而因為其具備特定的軟化卸力效應,極大提升了整套戰甲的防御力!
由此,“星耀”戰甲成為了全宇宙公認最優秀的七代戰甲,還曾一度被認定為八代戰甲。
這種戰甲,地球聯邦沒有!
哪怕是一些身份特殊的大人物,或擁有龐大財富的富豪,也買不到“星耀”戰甲。
因為萊茵帝國不可能將它們最好的戰甲對外出售。
便是萊茵帝國內部,能配裝“星耀”戰甲的人,也必須有一定的身份地位。
目前,地球聯邦最好的戰甲,是雍揚共和國出產的七代“昆侖”,是今年初由雍揚共和國的政界高層,以私人贈予的方式,送給地球聯邦軍方及政府個別特殊人物的禮物,全聯邦只有五套。
聯邦軍方戰甲,以第四代國產“風暴”改進型為主
一些高層軍官,基層優秀軍官,或民間權貴,可以配裝少量五代“開山”,以及稀有的六代“天芒”
狩獵者們配裝的戰甲,就更復雜了,不過基本上都是第四代戰甲的改進型。
原因是高級別的戰甲及配件只能進口,價格太過高昂,日常維修保養的費用更是承受不起。
而這,也是地球聯邦軍方不能大量配裝高級戰甲的原因。
國防費用太高根本無法向國會、民眾和輿論交待,地球聯邦又不需要對外發動戰爭,星際局勢和地球的特殊環境、地位,也不需要防御星際國家入侵,根本沒必要大量配裝高級戰甲,國產四代改進型戰甲足以應付獸潮的危害,滿足狩獵需求,何必再去浪費呢?也正因為如此,地球聯邦在戰甲方面的研發投入,無論民間還是官方,都幾近枯竭。
所以很顯然,外面配裝“星耀”的戰甲士,是那些狩獵者的頭目,他們正在附近仔細搜尋,順便將散落的獸核、獸骨收集起來。
寧隨安屏住呼吸,悄然往后縮移身體。
他不敢,不能冒險呼救。
鬼知道這些人是干什么的,況且,還出現了萊茵帝國的戰甲士——地球聯邦從官方到民間,最厭惡的星際國家,莫過于萊茵帝國了,當年地球十四聚居城謀求獨立的進程中,唯一出兵地球企圖武力鎮壓的星際國家,就是萊茵帝國。
縮回洞內,寧隨安猶自覺得不夠安全,干脆把戰術燈叼在嘴里,將攜行具推進角落處的裂口,然后趴下吃力地鉆了進去。
狙擊步槍不便攜帶,也沒必要攜帶。
狹窄的裂口內凹凸不平,咯得寧隨安渾身疼痛,時而牽扯到肋部的內傷,疼得他呲牙咧嘴倒吸涼氣,卻強忍著不敢發出聲音,生怕被外面那些狩獵者,尤其是配裝“星耀”的戰甲士聽到。
大概爬行了四五米遠,背包忽然落空,發出嘭的一聲悶響。
寧隨安判斷,距地應該有三米的高度,他又往前迅速爬了半米多,借助戰術燈的光亮,看清楚里面是一處空曠的巨大洞穴,方圓兩百多平方米,最高處近二十米。
問題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