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詩文緩緩自李耳口中涌出,卻是包含四季之道在其中。
驟時間,天地為其歌頌,四海為其翻涌,紫氣也在瞬間更加沸騰,一路高漲,連綿至數十萬里。
《春秋》畢,六經成,儒道現天地,卻是天道再次大興,失去五圣之傷,竟是因儒道生盡數恢復,且更上一層樓,天地穩固。
這一刻,天道賜下功德,卻被李耳盡數融入身后儒道紫氣海洋,助其成功連綿三十萬里,聲勢浩大。
這一片紫氣海洋便是李耳修為所在,紫氣海洋越是廣闊,他便越加強大。
且儒道,可借天地之力,雖非圣人,卻勝似圣人,亦或者說,他是凡間之圣,也不為過。
因為他就是一個凡人之軀,卻擁有圣人之能。
“邪魔歪道爾,也敢染指洪荒?”
見邪氣侵染的五圣只剩接引一人,卻邪氣更甚,要侵染天地,李耳將眉頭皺起,似是對那接引身上的氣息沒來由的厭惡。
一語出,頓有紫氣海翻涌,朝著接引壓來。
那紫氣似乎專克邪氣,紫氣所過之處,邪氣盡散,不過片刻之間,整個地仙守護大陣內,竟是再也見不到一縷邪氣。
隨即,三十萬里紫氣海凝聚成劍,一劍朝接引斬來。
接引揮手阻擋,卻不料自身邪氣也如同彌漫四周的邪氣一般,觸碰到那紫氣,猶如火遇到了水,發出呲呲聲響,竟是消散開來,為曾與自己帶來絲毫防護與力量。
紫劍斬下,接引手掌之上頓時一道血痕滴落著金色鮮血,顯得那般扎眼。
聚集洪荒萬仙亦不能傷之分毫的接引受傷了,且有鮮血滴落而下。
而傷到他的,是一個渾身沒有絲毫法力波動的凡人。
一切,顯得那般詭異,而只有真正的強者,領悟了法則奧義的修士,此刻卻是充滿了震驚。
那個凡人,竟是立了道,自己的道。
尤其是踏破混元之境的幾位強者,更能明白李耳身后那一片紫氣海洋的恐怖。
那其中,摻雜了詩、書、禮、易、樂以及四季的道,卻又非是這些道,而是彼此摻雜,形成了新的道,被李耳稱為儒的道。
要知道,道之路,太過艱難,修士往往只會選擇一條道一直修煉下去,就如昊天,突破混元之時,便是只有帝道,如同冥河老祖,雖然精通數種法,卻也最終選擇了自己最為擅長的血海之道。
貪多嚼不爛的道理,同樣適用于修士。
但此刻,一個凡人,卻輕松的駕馭著數種道,且將他們融會貫通,只差絲毫,便能凝聚道則,實在神奇。
李耳的儒道海洋雖未聚道則,但眾仙皆是瞧出來了,儒道,能克制那接引,是以,眾仙俱都反應,以萬仙陣為根基,匯聚在李耳身側。
畢竟他是一凡人身軀,眾仙害怕被那接引偷襲而來,殺死接引,所以將他保護。
“想不到,主上此界內,競有人能悟出此等克制嗜靈族人能力的道,若將之培養,日后定能在戰場之上發揮難以想象的作用,定能相助幾位大人拿下元磁!”
望著那李耳身后波濤洶涌的儒道海洋,羅睺內心激動,道則凝聚槍上,隨時注意著那接引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