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道友說笑了,你的道德經也該籌備的差不多了吧,到時候道德經一出,必將引發一場新的修道之路,甚至對于仙道,也將會有巨大的沖擊,使眾生修仙路更加輕松,驟時,只怕對于人族的幫助只會比我之儒道更加巨大。”李耳拱手輕笑,回答著太上之語。
“希望如此吧,只是這人族雖是天定的天地主角,卻沒想到在諸天圣人的壓榨下,竟還有崛起的一天,如今的洪荒,誰也不敢再輕視人族,即便天庭,雖然掌管著天地萬象,日月星辰,卻也不能拿捏人族,六圣曾經布局的三界一統,如今卻是成了人、魔、妖、天庭、冥府以及通天教六方鼎立的情景。”
“尤其是人族一脈,人皇伯邑考本身便是冥府冥王之一,而魔皇子受更是上一任人皇,天帝昊天的獨女嫁給了人皇二弟子,地仙一脈雖不如這六方勢力,卻也同樣不可小噓,與天庭神位一般,守衛洪荒大地,得大地之力加持,卻也可被人皇調動,如此算來,人族當真已經成為了洪荒世界真正的主角,未來的洪荒,定是以人族為主,你之儒道出,天地頌功,卻不知道我這道德經,可助人族修己身,悟道法,做到真正的教化人族,天道會給予我多少功德,能否足夠我一舉突破,突破到混元境界。”
太上的眸子中,有期盼之色,畢竟曾經本體乃是三清之首,圣人之軀,對于實力的渴望,他從未忘卻,如今本體身死,他無法再借用到本體的實力,自然想要突破混元,再度感悟那等強大的法力。
李耳右手邊,靈寶天尊面色微微發苦,對著二人言道:“二位道友前路皆以尋好,只可惜貧道除了這一身練寶之術,卻是別無他法,也無法從人族之中獲取氣運以及功德,修煉己身。”
“靈寶道友不必愁苦,如今天地人族當道,但人族經過諸天圣人曾經的壓榨,除了少數幾個人極為強大以外,其余人族還不如曾經三皇五帝時強大,你若想從中獲得氣運,還是比較輕松的,畢竟如今的人族已經走出九州,隨意一國,只要愿意尊你為一國之師亦或者護國神靈,都可從人族獲得氣運。”
“而且人道已經被打散,散布天地間,若是道友能夠尋得一絲被打散的人道,或許也能心生感悟,立下學府道統,長久的從人族獲得功德氣運。”
李耳如此安慰。
“說起人道,我李耳倒是欠下前人皇子受恩情,畢竟使我頓悟的那一縷人道便是來自于他。”
皺眉思索片刻,李耳似乎是做了什么決定,與太上、靈寶二人拱手說道:“二位道友,畢竟我是承了那子氏恩情才成就這儒道,從今往后,我便將李耳此名還歸本體,由你等二位道友繼承,我將以子氏后人自稱,徹底融入人族,還望二位道友成全。”
“這……”
太上、靈寶二人對視一眼,皆是皺了皺眉頭,全然沒有想到李耳竟會有如此做法。
而那恭立一旁的玄都**師此刻則是滿臉復雜。
曾幾何時,他雖為人族,拜入太清圣人門下,為人教大弟子,但對于人族,他卻聽之任之,不行教化,也不做過問。
但如今,師尊本體為外邪所滅,而其三道化身談論間,三句不離人族,人族竟在不知不覺間,再一次成為了世界中心。
甚至比之上古時,這一次的人族,對于洪荒的影響力變得更加巨大,使得李耳師尊竟然都屈尊,舍去太清圣人賜予的名姓,徹底融入人族中。
“如此,便隨道友之意吧,日后李耳之名,便由我太上接替。”最終,太上二人還是隨了李耳的意,未曾對李耳的決定加以阻攔。
“呼……”
李耳稍微松了一口氣,拱了拱手,道:“多謝二位道友成全,日后我便不再喚李耳之名,吾乃子氏一族孔姓后人,名丘,子仲尼。”
隨著李耳話音落下,天地間,似有某種變化生,人族氣運竟是再度高漲數成,甚至有超越天庭之勢。
這一刻,一帝四皇竟都抬頭,疑惑的瞧著這天地間突如其來的變化,卻不知從何生起。
尤其是伯邑考,身為人皇,掌握人族氣運金龍,對于人族的氣運變化最為敏感。
人族氣運發生如此變化,日后人族間,生出的后代只怕再不會出現如今這般九成族人資質低下無法成仙的狀況,必定各種天賦異稟之人誕生。
可這氣運究竟為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