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大學物理所。
辦公室之中,陸景明坐在座位上,望著面前的一顆小小鐵球怔怔出神。
那顆鐵球并不大,大約只有三厘米左右的半徑,放在手中則感覺沉甸甸的。
它的質量恰好是一千克。
之前,巨人“送”給人類的那顆微型黑洞,質量也是一千克。
要制造一顆質量為一千克的黑洞其實并不難,甚至可以說很簡單。只要陸景明能想到辦法,將面前這顆半徑為三厘米多一點的小小鐵球的半徑壓縮到一點五乘以十的負二十四次方厘米就可以了。
這甚至要比一顆質子的半徑還要小上億倍。
沒有任何人類已經掌握的力量,可以將一顆鐵球壓縮到那么小。原子彈,氫彈,都不行。
所以人類便無法制造出這樣一顆黑洞。
但是,巨人,或者說巨人身后,據推測存在的那個神秘組織卻將這樣一顆黑洞制造了出來。
隨手將那顆小小鐵球拿在手里把玩著,陸景明雙手握住,雙臂用力,開始按壓這顆鐵球,似乎這樣就可以將它壓縮下去一樣。
但就算陸景明雙手按的生疼,那顆鐵球都沒有絲毫變化。
它的半徑沒有縮小哪怕零點零零零一毫米。
依靠外力壓縮來將一定的質量壓成黑洞,除了激烈的天文事件之外是不可想象的。但在已經明確知曉巨人,或者說巨人背后的那個神秘組織擁有“冷卻”微型黑洞,令其不因為過快的霍金輻射而瞬間蒸發的技術,那個神秘組織其實也沒有必要通過壓縮物質的方式來制造黑洞。
它們完全可以通過極高能級的粒子對撞機來制造出一顆亞原子級別的微小黑洞——這一點,以現在人類的科技也可以做到,之后,利用這種冷卻技術,令這顆微小的黑洞不像人類所制造的那樣瞬間蒸發,然后再通過精密的手法,一顆粒子一顆粒子的“喂養”它,直到它成長為一顆擁有宏觀質量的黑洞為止。
這種一種理論上完全可行的方法。
于是,問題的難點,便著落在了那種可以“冷卻”黑洞的技術上。
以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現有的理論水平,去推測一個可能掌握了不知道超出人類多少倍科技力量的存在是如何冷卻一顆微型黑洞的,這很難,甚至于不可能做到。但陸景明卻必須要去做。甚至,陸景明對此還有一定的信心。
原因很簡單,這仍舊基于陸景明之前的那個推論。
巨人是障眼法,是為了將人類智者的思路繞到死胡同里去,只專注于尋求巨人的行事邏輯,寄希望于通過掌握巨人的行事邏輯來掌握巨人的行為,而不是去探求那一系列異變幕后的真實原因。
雖然不知道那些異變的真實原因,其背后的科學原理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用處,為什么那個推測中的神秘組織不希望人們知道這些東西,但這其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