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癘之鄉。
采石場里,尤若已經沒有力氣了,地猶氏的監工們兇神惡煞,看到他不干活了,頓時上來就是一頓臭罵,同時用長矛和錘子敲了敲他的后背。
這是警告,但是不會真的砸下去,不然人敲死了,少了勞動力,開山的工作怎么辦。
也不是說不給飯吃,只是不讓人吃飽而已。
人一日吃三升粟米可活命,現在可能就給你吃兩升,半饑不飽,讓你死不掉,精神萎靡,但也不至于一點力氣沒有。
尤若只能在心里咒罵,至于反抗,那是打不過的。
上次他親眼看著甘盤氏的人被蠱雕吃掉,當然除去甘盤氏,還有其他部族的少年,尤若算是大難不死,這里侔洪氏的人不是很多,本來大家合計想辦法逃出去,但是被監工發現了,結果么...自然是挨了一頓拳頭的毒打。
尤若心里其實還盼著自家族長和巫師帶人過來救命,但從夏中的時期一直盼到了秋收,到現在秋收都過了,別說族長和巫師了,連一只牛虻都沒看到。
得,估計自己得死在這里了。
尤若被監工警告了之后,不得已再度拿起石鎬去開山,很快時間來到下午,香噴噴的飯被端上來,本就粗劣的糠米上,又多了一層被灑進去的糠皮。
就是太少了。
尤若吃完之后,依舊感覺腹中饑餓。
而那幾個監工手里的飯菜,陶碗里面都是精米,糠皮也少很多,顯然那些被弄掉糠皮都放在他們這些奴隸的飯碗中了。
“那是豚肉啊.....好香....”
幾個監工吃的是大豬肉,而這,當然是閹割過的。
古人很早就掌握了閹割技術,而并非是某些營銷號所說的,在很后面才懂的閹割豬肉,至于中間為什么斷代,這個就只有天知道。
最早的時候,在太古三皇之前年代,也就是五龍氏的時候,鹿肉是最好的東西,后來牛羊豬等被馴養,新石器時代時,六畜的概念出現,而六畜之外還有個大象.....正所謂四大天王有五個....
有巢氏時期,已經有人為家豬作陶俑,而在甲骨文發現的時候,豬已經有被閹割和不閹割的區別,在甲骨文的豬(代表豕)字中,腹下那一劃與身子相連的是沒有閹割的,而那一劃與身子稍有斷開的,是閹割過的。
《夏小正》中有提到“攻駒”之術,其實就是幼年公馬閹割技術。
而賈湖遺址之中,出土的豬骨之類的玩意不計其數,最后統計,其中馴養幼豬,占到整個馴養群落的百分之八十一點四。
不過,原始時代的豬,雖然有閹割技術,但是處理技術還是簡陋,所以即使閹割過,也依舊有一種揮之不散的腥臊味。
但比起不閹來說,要好得多了。
不過,這種味道,聞在尤若的鼻子里,卻是讓他幾乎口水直流。
“喂,那個小子想吃豚肉呢!”
監工中有人看到了尤若,頓時這里爆發出一陣嘲笑,其中一個人把陶碗里的豚肉丟出去,丟在地上,沾滿泥土。
“去吃,真和豚一樣!”
尤若連忙把那塊豬肉拿起來,這時候一個監工道:“就沾著土吃....誒,這小子是餓壞了,我話還沒有說完呢他都吃了。”
尤若哪里管那些事情,已經把這塊豬肉吃下了肚子。
“這肉也不是說弄就弄的,你這算是給一個奴隸吃了好東西!一點也不知道糧食的珍貴!”
另外一個監工頓時不滿,而之前丟肉的那個監工,則是趾高氣昂的道:“這有什么,馬上南丘就被打下來了,到時候要多少糧食有多少糧食,我之前聽說,南丘那邊收成可是很不錯呢!”
“他們居然沒有遭多大的災,不過也是,嶺南氣候反復,今年只能說我們倒霉唄!但他們也更倒霉啊,哈哈!要是今年我們豐收了,我們就不會去找他們的麻煩了。”
“可憐的赤方氏哦!”
幾個監工哈哈大笑,吃著香噴噴的肉飯,懷揣著對未來無限美好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