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
中原的,同時期的故事告一段落。
洵山氏,靠近大江的碼頭處。
因為洵山氏族長在這里監工,防止那些扛大包的猴子逃跑,所以洵山氏至少一半的高等戰斗力都集中在此。
碼頭的建設不能停止,而洵山的氣候,相比南丘,就明顯有寒冷的意味了。
紀族長接到了告師氏的傳訊,說是赤方氏又提交了一個意見,說什么要統一書面文字.....
“啊,這又搞什么啊,赤方氏怎么那么多事情.....”
“文字這個東西,各個部族的書寫都不一樣的,他要洵山和柴桑都統一?開什么玩笑,這都多少年了,自己本部認識不就行了,怎么這么多麻煩事情....”
告師使者:“其實,據說是那位陶唐氏的使者也同意了.....”
紀族長啊啊的道:“什么什么使者同意....啊?!你說啥,陶唐使者同意了?那沒事了!”
“搞吧!”
告師使者都懵了,您這變臉也未免太快了點。
當然,紀族長是知道那個所謂陶唐使者究竟是誰的,人家可是帝之長子啊!
這身份地位擺在這里,更是這次討伐三苗行動的總指揮,總策劃,總監督人,他說可以那就可以!
“陶唐氏的那位使者還說了什么沒有?”
紀族長如此詢問,而告師使者想了想,道:“有的,他建議了一下,說書面文字如果統一,有助于在與三苗交戰時,進行信息的傳遞,不然萬一帶錯了話,有沒有人看得懂那種文字,那就完蛋了.....”
紀齒立刻一錘拳頭:“好!”
“不愧是陶唐氏使者,想的就是周到!”
告師使者:“.......”
合著赤方氏提個建議你就說真他阿母的麻煩,不想去弄,又說沒有必要,結果陶唐使者來一句話,你立刻就是“好”的一聲,然后大拇指豎起來了?
你可真是棒棒的呢。
紀齒立刻表示,現在趕快下個文件給各個部族,并且和柴桑山通知這件事情,一定要趕在三苗打過來之前,讓部族中的重要基層干部都學會新的書面文字!
“不愧是陶唐使者!對啊,如果三苗也看不懂那種文字,那就不用怕被俘虜了啊!我們中原人真是太厲害了!”
告師使者:“.......”
這個,赤方氏不也是中原人嗎?
而且你為什么要用“我們”?你是南方人吧喂!
“這個,大族長,在三苗打來之前學會新文字.....長老還沒回來呢,我們還不知道三苗打到哪里了,萬一快到陽帝山了,那.....”
告師使者想要提醒紀齒,這種大話可不能亂說啊,回頭被人投訴,這是要上誹謗木的啊!
雖然洵山地區的誹謗木基本沒有卵用,但是犯了眾怒,明年人家不交糧食,向大山里一跑你不也沒招嗎,而且現在陶唐使者在這里住,中原人盯的很緊,萬一搞不好被報上去,難不成洵山要當下一個三苗啊?
紀齒頓時虎軀一震。
這話說的在理!他阿母的,洵山可沒有三苗那么經打,跳反的話估計直接就被滅了,而且洵山靠近大江的區域水流比起洞庭北方要緩和的多,中原大軍加上東夷,百越的部隊一到,自己可不就化為灰飛了嗎。
“這個...告訴赤方氏,讓他們看著弄吧,我這里修津渡了,很忙,務必讓其他部族的巫師全力配合,一定要宣傳到位,這都是有利于南方的好事情,陶唐氏使者都發話了,還有,等到他們弄好了,記得給洵山拿幾個抄簡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