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鴻皺著眉頭,老頭子很不高興,但是邊上許由也在不斷附和當個“應聲蟲”,兩個人一個紅臉一個白臉,切換的十分自由,讓帝鴻覺得非常難受。
“那就依帝所言,等到諸臣齊至,再詢問崇伯之過失。”
帝鴻講完這個事情,立刻跳轉到第二個話題上,而第一個話題炒起來又強行壓下去之后,帝放勛才明白,這個家伙讓罷免崇伯,不過是個引子而已。
“聽聞帝對于天下共主之事,已有中意人選?”
“誰?何方人氏?”
“誰!有何德行?”
帝鴻的眼睛在帝放勛臉上使勁亂飄:“帝當初所言,是要秉公考察,為何如今,有中意之人,而不與我等多說,以至于現在我等才聽到些許風聲呢?”
帝放勛眉頭一挑,心道我他阿母的和你說了,然后告訴你你們四個部族的候選人都可以滾蛋了,那你們還不跳起來打我大腿?
這兩年,陶唐的權利結構也有改變,首先是皋陶,他從“士師”被提升為“理司”,雖然只是換了個名頭,但是這表示帝以及諸臣經過商量與研究,已經肯定了他對于天下治理方面的突出貢獻,故而從此給予他更大的權利,一躍成為帝下八武海....
不過他的貢獻也確實是很大了,這個榮譽也是應得的。
那么,他的立場就很重要了,堯的第八個“獨立重臣”,他的地位一下子就舉足輕重了。
而帝放勛大概也能猜到,帝鴻突然知道自己考察重華的事情,他的消息應該是從女英的周圍得來的,畢竟大部族中的人物多有來往,而且自己最近也確實是放松了風聲,是準備把重華調進來了。
“不錯,我確實是有一個中意的人選了。”
帝鴻沉默了一下,隨后道:“是我等族中人選,德行有虧而不能入帝之雙眸?”
“這不算秉公考察吧。”
帝放勛忽然笑了:“帝鴻啊,氏族的利,不能置于天下之利上,否則,天下就會病,故不該以天下之病來利一人,所以,帝的人選,必須要有極大的德行。”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發問了,我也就大大方方的告訴你了。”
帝放勛道:“不必遮遮掩掩,因為這樣你們更會心如焦火,甚至不斷試探,我告訴你吧,我中意的這個孩子,叫做姚重華。”
帝鴻聽完之后,沉默數息,仔細看了看帝放勛幾眼:
“不擇帝夋之后,不擇高陽、少皞,乃至于高辛.....我等且不多言,但帝的兄弟們,會同意嗎?”
帝放勛有很多兄弟,除去死去的帝摯,還有火正契,還有遠走大夏的實沈,這四個兄弟是親。
而高辛八元也是帝嚳的子侄,加上陳鋒氏,鄒屠氏、勝濆氏等高母親族,關于放勛欲推舉一個東夷人為候選者,他們未必會同意。
“天下將亂,天下將亂,帝之擇,謬誤矣。”
帝鴻如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