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各執一詞,基本上都是出于對羔子的熟悉而進行的分析,而這時候妘載搖搖頭,講道:“不用對羔子平日的秉性進行考慮,這個偷吃的,換成豚子,換成咕子,換成狗子,都是一樣的。”
咕咕呆滯,滿頭問號。
妘載道:“如果不經過實地的考量與長久的觀測,那么這就不算一個正常的問題,連先決條件都不知道的問題,是不正經的,所以對于這種不正經的問題,自然也有不正經的解法。”
“我的答案,羔子的頭永遠向前看,羔子的尾巴永遠向著上面翹。”
說完,部族中的人們也愣了一下,隨后整個田壟上都爆發出哄然回蕩的笑聲。
妘載又道:“山羊的尾巴向上翹,牛的尾巴向下垂,而狗則要看它的心情,這本就是世間的天理,但是卻成為了回應這些不正經答案最好的辦法,這也是一種可笑的地方啊!”
田野中的道理講述完畢,妘載看著天空,此時日光沉重,逐漸向西方移墜。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出自湯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幾里?”
“.......四方之門,其誰從焉?西北辟啟,何氣通焉?日安不到?燭龍何照?羲和之未揚,若華何光?”
妘載呢喃念誦出聲音來,人們都停止了哄笑,逐漸被妘載的訴說所吸引,那就像是古老時代傳來的詢問,那到底是誰在詢問呢?
是巫嗎?還是更古老的存在呢?
妘載念誦的這些話中,并不是一直念誦下來,而是截取了其中的幾段,因為此時的感觸而開口訴說的。
“巫,這是誰的問題?”
妘缶神往著,聽著這些訴說,而此時,在耕地邊上的長琴與象,他們也聽到了這些問題。
“世間人。”
妘載神乎其神,又頗有感慨的給出了一個神妙的回應,這確實是有感慨而發。
“自太古三皇的年代走到如今,人族在這片山海間繁衍生息,只有明白了問題從何而來,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所以我說,不經過實際勘察就胡亂出題目的,那只能是不正經的題目了。”
“我所念誦的,是世間人對于這片山海與天地的詢問...”
“《天問》!”
咕咕聽著麻麻載的聲音,也抬頭看向天空,同時在仔細思考。
咕咕是從哪里來的呢?咕咕是從蛋里來的,但是蛋從哪里來的呢?
人是人生的,咕是咕生的,但是麻麻載不是咕.....
在咕咕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遠方的大羿打了個噴嚏,當然很快這個奇怪的感覺就消失,因為咕咕立刻又圍著妘載轉起圈來。
因為咕咕覺得,既然咕咕是從蛋里來的,而麻麻載又是麻麻,所以咕咕肯定就是麻麻載生下來的吧!
至于為什么麻麻載不是咕.....
咕咕曾聽說,告師氏的“先祖”是一只大鳥,于是咕咕在此時找到了問題的究極答案。
答案就是,麻麻載的“先祖”是一只金色的大咕!
但是這個問題解決了,咕咕又陷入下一個問題當中!
遂古之初,誰生大咕?
咕咕開始深深的思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