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把白切雞做得好吃,以下三點是缺一不可的:
一,雞的肉質,你如果拿那些養殖不足兩個月的肉雞來做白切雞,那味道是拍馬也比不上養殖一年以上的農家土雞!
二,廚師的手藝,雖然白切雞制作簡單,但再簡單也是要注重制作步驟與火候的,手藝好的廚師,能把白切雞做得熟而不爛,皮爽肉滑,原汁原味,清淡鮮美。
三,蘸料,說句不夸張的話,白切雞的味道,起碼有一半是在蘸料上。
對于第一點,柳下惠是非常有信心的,大爺養的這12只雞,雖然遠遠比不上鄉下那種散養的農家土雞,但喂剩飯慢慢長大的籠養雞,顯然也不是那種專門喂飼料快速長大的肉雞能比的。
更何況,柳下惠還動用了金手指的質量提升屬性,雖然只是提升了10%,但其肉質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至于第二點,柳下惠同樣有自信,雖然他不是專業的廚師出身,但上輩子敢于到市里去開小餐館,自任廚師,那肯定是有兩把刷子的。
其實他的廚藝,有一部分是學自老舅公(外婆的親弟弟),有一部分是學自老媽,還有一部分是在網絡上自學的。
柳下惠一共有三個老舅公,大舅公是地地道道的鄉下大廚,十里八鄉的紅白喜事,基本都會大舅公。
前世的柳下惠,曾經跟大舅公學過一段時間,對于本地酒席上的一些特色菜,不說能跟干了幾十年的大舅公比,但起碼也有他老人家的七八成功力。
這主要利益于大舅公對柳下惠的傳授沒有藏私。
而自家老媽就不用說了,原本老媽的廚藝就不錯,在經營飯店期間,時不時的還會兼任廚師,這么多年下來,自然也練就了一身不弱的廚藝。
前世柳下惠鉆研廚藝的時候,也沒少請教自家老媽。
最后的網上自學,這也是不可忽視的環節,后世隨著4G網絡的普及,一個個視頻網站的崛起,上面聚集了許許多多的網紅廚師拍攝視頻教做菜。
原本就有不弱功底的柳下惠,長年累月的鉆研下,還真讓他琢磨出了不少名堂來。
對于本地最有名的特色菜之一的白切雞,柳下惠當然有自信能夠做到不比誰差。
第三點,蘸料,這就不用多說了,兩廣的蘸料是出了名的。
而白切雞的蘸料,公認最經典的,就是沙姜蘸料,這是絕配!
當然,沙姜的味道,就像香菜一樣,并不是人人都能習慣那個味道,柳下惠這個生意人自然不會不考慮這一點,所以除了準備沙姜蘸料以外,他還準備了另外一種常規蘸料。
今天畢竟是第一天出攤做生意,柳下惠只殺了五只雞,打算先探探市場再說。
五只雞對于那些沒殺過雞的人來說,可能摸半天都弄不好,但對于喜歡做菜并潛心研究了十幾年的柳下惠來說,那真是太簡單了。
從開殺到最后的清洗雞腸、雞腎,五只雞僅僅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鐘就搞定,速度之快完全不輸專業廚師。
等一切準備就緒,發現時間還早,柳下惠便不急著出攤,而是先出去買了幾個紅字貼到了推車攤的透明玻璃上。
白切雞18元/斤
這個定價,柳下惠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柳下惠家里的飯店,目前的白切雞定價是17元/斤,這是白牛鎮飯店普遍定價。
而縣城這邊的定價,跟鄉鎮自然又有不同。
這兩天柳下惠除了購買東西以外,他還打聽了一下縣城這邊白切雞的價格,發現那些大排檔的白切雞,基本都是18元/斤。
至于飯店,價格視飯店檔次而定,基本是在20~24元/斤的幅度。
柳下惠的推車攤,自然不能跟人家飯店比,所以便只能跟那些大排檔看齊,也定價18元/斤。
把紅字貼好后,時間已經到了上午10點左右,是時候出攤做生意了。
于是,柳下惠把東西備齊,鎖好院門,便一個人推著車攤慢慢的朝東城市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