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周刊能夠擁有數千鐵桿讀者,官文旭這個主編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美食周刊每一期推薦點評的美食,都是官文旭親口品嘗過,認為有資格上美食周刊的,才會把這美食刊登上去。
正因為官文旭這個美食主編的嚴謹態度,讓美食周刊在那些吃貨讀者面前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公信力,只要是登上美食周刊的美食,都會引得那數千吃貨讀者前往品嘗。
所以,有資格登上美食周刊的美食,生意都會在短短幾天內爆發,成為省城熱門美食。
也因此,有不少精明的商家想要賄賂官方旭這個美食主編,讓他把自家的美食刊登到美食周刊上去,為此愿意付出不菲的酬勞。
但這些商家都被官文旭嚴詞拒絕了。
因為官文旭明白,美食周刊生存的根本就是公信力,如果刊登上去的美食不再是美食,而是濫竽充數的玩意,那美食周刊的公信力必然大跌。
偶爾一次或許還傷不到根本,但這種事情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會有三,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這種情況,美食周刊必然失去最寶貴的公信力,從而變成無人關注賣不出去的垃圾周刊。
所以官文旭從不接受商家賄賂,不干那種殺雞取卵的蠢事!
這新一期美食周刊,官文旭這個主編隆重推薦老柳魚莊,把魚莊里比較有特色的菜品從色、香、味、形、意、養這六個方面詳細的點評了一番。
色——指的是食物的顏色是否漂亮,能不能吸引人,這是人們對食物的第一印象。
香——指的是食物的香味,是人們對于食物的第二印象,而且嗅覺也是在人類記憶中保存最久的感覺。
味——即味道,食物永遠是味道為王。
形——其實形是慢慢從色中分割出來的,主要就是講究成菜的形狀以及裝飾。
意——是從色和形中升華出來的東西,也是國人比較講究的,就像喝茶要講究個意境和氣氛一樣,食物也要體現出文化內涵來。如果菜品的名稱能和材料以及成品的菜形相呼應,那就再好不過了。
養——藥補不如食補,食能養人就是這個道理了。
總之,對于這新開業的老柳魚莊,官文旭那是高度贊揚,稱其為邕寧第一魚莊。
而官文旭的這番點評,頓時讓他的那些吃貨讀者食指大動。
這幫吃貨讀者都是經濟條件非常不錯的家伙,畢竟能夠期期關注美食周刊,然后經常根據周刊的指引前往一家家餐廳品嘗美食的人,經濟條件又怎么可能差得了?
說句不夸張的,能被稱為吃貨的人,基本上經濟條件都不會太差。
于是,在美食周刊新一期出爐的當天,就有不少吃貨讀者前往老柳魚莊,品嘗這被美食主編大加贊揚的群魚盛宴!
……
當5月11日老柳魚莊的營業額出來后,柳下輝不由得微微有些驚訝,因為今天的營業額比昨天要高將近三千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