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滬市是全國最大的出租車市場,也是打車軟件的必爭之地。
最早進入這個超級市場的是大黃鋒打車,人家就是在這里起的步。
其次是快的打車,這快的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先在二三級市場扎根,等取得一定的成績了,才開始進軍滬市這個超級市場。
緊接著是滴滴打車,滴滴的志向很高,剛起步不久,就以雷霆萬鈞之勢拿下了帝都這個大市場,然后一個回馬槍,殺向了滬市這個超級市場。
最后進入的,則是千度打車。
當然,除了這四強之外,還有其它打車軟件也瞄準了這個超級市場,可那些沒資本支撐的打車軟件,根本就翻不起什么浪花來。
主要競爭的,還是這四大打車軟件。
燒錢大戰是滴滴率先挑起來的,因為帝都市場就是滴滴砸錢以雷霆萬鈞之勢拿下的,所以來到滬市這個超級市場后,滴滴便故技重演,打算復制帝都市場的成功,再來一次燒錢推廣。
不得不說,燒錢推廣的效果真是杠杠的。
雖然滴滴是四強中第三個進入滬市的,但它卻有后來居上之勢,轉眼間便把大黃鋒打車與快的打車的優勢給抹平了。
大黃鋒與快的見狀自然不樂意了,它們都紛紛融資成功,得到了資本的支持,不就是砸錢推廣嘛,當誰不會似的。
于是,快的與大黃鋒都先后砸錢跟進。
而最后入場的千度打車也不甘示弱,同樣砸錢跟進。
剛開始,大家雖然砸錢,不過還算克制。
比如說滴滴第一次發表聲明:用滴滴打車微信支付的乘客,新客戶首單補貼10元,往后每一筆車費補貼5元。司機首單補貼15元,往后每單補貼5元。同時,提供10000單免單,抽中的用戶車費全免。
正是這個補貼力度,瞬間就讓滴滴在滬市打開了市場,抹平了快的與大黃鋒的前期優勢。
第二天,快的也跟著發表聲明:用快的打車支付寶支付的乘客,新客戶首單補貼15元,往后每一筆車費補貼6元。司機首單補貼20元,往后每單補貼6元。同時,提供10000單獎勵30元話費,抽中的用戶可以獲得移動30元話費券。
第三天,大黃鋒發表聲明:用大黃鋒打車Q信支付的乘客,新客戶首單補貼20元,往后每一筆車費補貼7元。司機首單補貼25元,往后每單補貼7元。
同一天,千度打車發表聲明:用千度打車的乘客,新客戶首單補貼20元,往后每筆車費補貼10元,每天限三單。司機首單補貼25元,每天限10單,前五單補貼5元,后五單補貼10元。
然后,滴滴立馬又跟上,乘客首單補貼20元,往后每筆車費補貼11元。司機首單補貼30元,往后每單補貼11元。同時每天提供15000單免單,用微信支付打車費滿五次的客戶,另外再獎10元的現金紅包。
幾個小時后,快的打車推出升級獎勵方案,乘客使用快的打車并用支付寶付款,獎勵永遠比同行多1元。
一時之間,四大打車軟件是越戰越火大,補貼力度是越提越高,讓滬市的乘客與出租車司機都快要樂瘋了!
說句不夸張的,乘客們是恨不得過個馬路都打車,而司機恨不得二十四小時搶單。
甚至新聞報導中用了一個非常震撼的標題:血戰上海灘!
雖然四大打車軟件都背靠資本,但之前的融資金額顯然是支撐不起這種強度的燒錢大戰,因此在燒錢大戰開始的半個多月的時間,除了千度全資的千度打車以外,其它三大打車軟件的資金都開始全面告急!
再次融資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而這個時候,三大打車軟件背后的資本也是各顯神通,除了支持各自入股的打車軟件外,還開始阻擊競爭對手的融資,哪怕不能阻止對方,也要延緩對手融資的速度。
時間就是金錢,這可不是開玩笑的,現在誰能第一時間融資成功,那誰就在下一波燒錢大戰中占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