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陳錫的選擇是誰?
很明顯,六號會演戲,但洞察力和演技是兩碼事。
有的人天生會演,但是洞察事物真假的能力不一定很強。
陳錫再看一圈黑袍人,心里已有人選。
拿出常規牌,五張牌的名字依次叫“鬼壓床”、“窒息”、“后遺癥”、“制造惡夢”和“勇者”。
看每張的信息,陳錫發現它們的內容都有關聯,并不是只有觀賞效果的手牌。
只要陳錫想演戲,五張牌里任抽三張,根據手牌內容串聯信息,都可以組成一個關于惡夢的三分鐘故事。
而手上的身份牌具有思維校正能力,思考這些故事時會提供隱秘的校正幫助,幫助參與者演戲演得更像。
“所以這是一場演員與演員的爭鋒嗎?”陳錫心道。
陳錫想了想,抽出三張牌,亮給四號同學看。
三張牌分別是“鬼壓床”、“窒息”和“后遺癥”。
六號拍拍胸口,逃過一劫讓她美滋滋。
其實陳錫選四號的原因不為啥,只是為了打探其他人的消息。
自己的優勢是什么,是蠱惑術!
唯有手上知曉的消息越多,陳錫才能根據大家的特征制定禍水東引的蠱惑套路。
而四號剛才沉默寡言,陳錫猜不出對方在想什么,信息太少,于是陳錫想打探這貨的消息。
順便一提,由于陳錫是召喚師,一心多用已如吃飯喝水般的簡單,他大可以一邊演戲,另一邊用蠱惑術探查對方的想法。
要知道平時陳錫的大腦是多線開工,小灰、藏湖貝、齒輪控劍、石巨人寶核等,一心多用的能力已練習到無人可及的地步。
不一會兒,拿著三張牌給對方看的同時,陳錫手握身份牌,腦子里已經開啟畫面預演。
這是身份牌的思維校正功能,原來校正能力在亮三張牌時便開始啟動,讓陳錫提前預演,盡量不搞漏洞。
有這層保護在,陳錫的思維如脫韁的野馬,肆虐開放想象空間,再者他的精神力強大,輕松地編織出一個路人躺在床上被惡夢支配的恐怖模樣。
不過這還差點什么,陳錫想了想,還差惡夢之主的形象。
雖然惡夢之主無須主動出面,但是詭異的畫面可以讓對方陷入震驚之中,并且完善的形象可以增加真實感,讓對方難以尋找漏洞。
那么惡夢之主應該是什么形象?
恐懼,未知,陰森、不敢正視。
陳錫回想自己的召喚之旅,遇見過很多令他感到恐懼的生物,比如那個如眼球如月球般巨大的海草眼球怪、黑暗深淵里的觸手一角、從黑色蛛網中走出的蜘蛛等。
之后陳錫回想起自己第一次玩靈異游戲時,那窗外的眼睛,起床后鬼壓床,玩游戲感到窒息,心有余悸。
“那么就是你了,眼球怪!”陳錫心中喃道。
是的,陳錫準備用海草眼球怪的形象作為惡夢之主的形象參考。
一分鐘內,關于惡夢之主注視他人,引起惡夢一事的畫面變得越來越逼真,許多想不到的細節都在身份卡的幫助下快速完善,直到天衣無縫。
幾秒后,陳錫的手受到一股力,示意他收牌。
陳錫把三張牌收回袍袖里,磨蹭幾秒后,陳錫從三張牌里選中其中一張。
被選中的牌立刻涌出一團黑霧遮掩正面,不讓外人猜內容。
陳錫把牌放在桌面上,伸出一只手,做出“請”的手勢,請四號猜牌。
然后陳錫開始重新想象剛才準備好的惡夢劇本。
與此同時,身份牌微熱,思維校正能力與蠱惑術同時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