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掘,讓他掘。”部長連道:“好在我們早有準備,這些重要陵墓都已經封鎖,不會有事的!”
“這次……就不直播了吧?”二副部長提議。
“對,不直播了。”
七副部長接過話題:“別說直播了,就這第二人格,完全就沒有要跟我們商量的意思啊!”
“直接開口就說要去掘墳,我估摸著,咱們的人想跟著一起進去都難,別說是直播了。”
“有道理!”部長強調道:“讓咱們的人在外圍守著就行了,還好之前始皇陵這第二人格沒出來,不然還真不好處理……”
……
女帝墓在陜西咸陽乾縣的梁山上,女帝死后與唐高宗合葬在女帝墓,其建造方式獨特,除了女帝和唐高宗的主墓外,還有十幾個陪葬墓,唐朝皇室的其他成員,或者凡是對皇室有貢獻的功臣也被安葬在那里,而女帝墓是唯一沒被盜的墓。
扛著棺槨,在空中趕路的同時,林·紫霄通過千度,查到了關于女帝墓的基本信息。
不認識路咋辦?!
導航啊!
雖然不如修仙界的‘仙機’定位準確,但總不至于跑錯路也就是了。
同時,林·紫霄還查到,相關部門一直堅持對女帝墓等帝王陵采取“不主動發掘”的原則,“保護為主,搶救第一”是文物保護工作的基本方針。
同時,網絡上也都說,這便是女帝墓未曾被發掘的原因。
可是問題來了。
女帝墓附近還有十幾個陪葬墓,連這些陪葬墓,都全部被倒斗的盜墓賊給盜過了。
為什么女帝墓卻一直未曾被盜墓賊光臨過?
而且,自己看那些里,什么‘發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嶺尋龍訣;人點燭,鬼吹燈,勘輿倒斗覓星峰。
水銀斑,養明器龍樓寶殿去無數;窨沉棺,青銅槨,八字不硬莫近前。
豎葬坑,匣子墳,搬山卸嶺繞著走;赤衣兇,笑面尸,鬼笑莫如聽鬼哭之類的。’
這些東西,雖然聽起來有些玄乎,但林·紫霄覺得,還是有些‘道理’的。
或者也不能說是‘道理’,而是……人家是真有這些職業,就算沒那么玄乎,但人家盜墓賊也都是‘專業’的。
不然為什么那些大鼎帝王墓、王公墓什么的,為什么基本上都被盜過了?
他們是怎么準確‘定位’地下那些個千年古墓的?
肯定有人家自己的手段嘛!
這就是人家的‘專業’!
那么問題來了。
人家這些‘專業人士’,都已經將女帝墓附近所有的陪葬墓都給搬的差不多了,為什么就是不動女帝墓?
總不能是對女帝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同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吧?!
這其中,必然是有一個重要原因的也就是了。
而且,林·紫霄還在網上查到一個事兒。
在歷史上,對女帝墓頗有“好感”,并大規模盜掘的事件比比皆是,唐末黃巢曾率領十多萬大軍差點把女帝墓挖了個底朝天,五代耀州刺史溫韜也發動軍民對女帝墓下了毒手。
甚至到民國時期,孫連仲也帶領軍隊在女帝墓挖了幾個月。
這就足以證明,肯定不是盜墓賊不想挖,而是挖不了,沒法挖!
那到底是為啥挖不了呢?
那么,很可能是女帝墓的建造也有修仙者插手,一般人自然是挖不了。
譬如隨便來些陣法之類的守護,在陣法失效之前,凡人便別想將女帝墓給挖開!
而就在此時,手機響起。
七副部長發來了飛信消息,而且內容還不少。
林·紫霄大致掃了一眼,發現是七副部長發來了官方關于女帝墓的分析和研究資料。
根據官方資料顯示:女帝墓的墓道在梁山主峰東南半山腰部,由塹壕和石洞兩部分組成。
塹壕深17米,全部用長1.25米米的石條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長南寬北窄,平均寬3.9米。
石條由南往北順坡層疊扣砌,共39層,平面裸露410塊,39層約用石條8000塊。
石條之間用燕尾形細腰鐵栓板拉固,上下之間鑿洞用鐵棍貫穿,以熔化錫鐵汁灌注,與石條熔為一體……
女帝墓?這簡直就是一個堡壘?
(PS:本月最后一天,再不投月票就真的作廢了呀,童鞋們,咱咱求點月票丫~!另外,明天,求九月份的保底月票,九月……歡顏準備拼一波,沖擊月票榜!沖沖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