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畔翹首以盼的劉興明看到峽口處出現一艘巨大的江船,興奮的喊了出來。
如今從奉節行來的航船屈指可數,這么大型的船只更是罕見。
除了天子的龍船,劉興明實在想不出還能是誰。
劉體純狠狠瞪了他一眼,斥責道:“沒出息的東西,大驚小怪什么?”
如今袁宗第一去一回已經率部來到巫山,劉興明這一驚一乍的樣子,端是把他的面子都丟盡了。
“知道了爹。”
劉興明縮了縮脖子,小心翼翼的說道。
“等了這么久,終于把陛下給盼來了。”
王賀年也十分激動。
他本以為成都一別,再見天子不知何年何月。不曾想這么快就能見到。
當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造化弄人啊。
“王公子可以和陛下好好聊聊下一步的計劃。”
劉體純對王賀年很是客氣,和聲細語的建議道。
“多謝皖國公提醒。”
王賀年連連點頭致意。
“二虎啊,你說說看陛下這次帶來了多少人馬?”
袁宗第望著江面上出現的越來越多船只,捋著胡須饒有興致的問道。
“我猜怎么也得有五六萬人吧。上次攻打重慶時朝廷就出了五六萬人,這次總不可能比上次還少吧。”
劉體純其實知道袁宗第心里想的是什么。
總的來說,夔東十三家加在一起出具的兵力不能比朝廷的兵力少。
如果朝廷拿出五六萬人,他們這些老弟兄怎么也得湊出五六萬人。
如果朝廷出了十萬人,他們便是生拼硬湊也得湊出十萬來。
這是對朝廷的尊重。
“我看可不止五六萬。”
袁宗第感慨道:“看這些船個頂個的大,應該一艘船能裝下好幾百人。”
言語中透露出無限羨慕。
這倒不是袁宗第矯情,夔東十三家雖然都是沿江駐扎,可水師這一項上著實不怎么拿得出手。
基本上都是一些竹筏、小舟,雖然不影響使用但看起來確實不怎么威風。
“真是天家氣派啊!”
袁宗第感慨道:“真想看看東虜看到我大明水師順江而下時的驚恐樣子。”
劉體純點頭道:“快了,就快了。”
巫山縣的碼頭就在峽口轉過三里處,很快頭船就要駛來。
劉體純命兒郎們備好香案、紅綢子,做好了一應準備。
雖然不是第一次面見天子,但他們多少還是有些緊張。
大概是因為這次是天子親臨他們駐地吧。
此刻他們竟然覺得時間過得有些過于漫長。
終于天子乘坐的龍船在碼頭停靠了下來。
在錦衣親軍的護衛下,天子朱由榔身著一身金甲從船上走下。
劉體純、袁宗第見狀率領眾人齊齊跪倒山呼萬歲。
“臣等恭迎圣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