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樣子和我們使用的水車不太一樣啊。”
朱由榔顯然注意到了村民們的議論,示意韓淼前去解釋一番。
韓淼之前已經了解了這水車的原理,遂自信的前往水車旁講解了起來。
“這款水車是陛下親自改良過得,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具體使用方式是這樣的...”
韓淼講的很認真,村民們聽的很仔細。
突然有一個村民提問道:“這個水車能給我們使用嗎?”
這突然的發問嚇了其他人一跳,天子面前這樣問是不是太過放肆了。
他們都替這個年輕人擔心,韓淼卻是笑道:“陛下就是把這個水車送給村里的。不過你們要配合一起用,不能辜負陛下的心意啊。”
韓淼雖然說的口氣很溫和,但有一種不容置疑的感覺。
村民們頻頻點頭。
在他們看來,這個水車確實能夠極大的提升生產效率。
其實類似的水車朱由榔命人做了很多個,要給桃源村這樣的村子每個村子配置一個。
雖然他無法像工業革命一樣徹底改變大明的農業結構,但總歸是能夠提升一些效率的。
積少成多嘛,朱由榔希望能夠多多少少起到一些作用。
離開桃源村后朱由榔在一眾親隨的簇擁下來到長沙府衙。
這里的不少小吏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油條,對于春耕如何開展十分清楚。
朱由榔先是發表了一通講話,隨后表示春耕之后會給這些小吏一些獎勵。
恩威并施之下,小吏們自然對朱由榔感恩戴德,發誓一定會將春耕辦好。
朱由榔這才放下心來。
在他看來比起官,吏員的重要性顯然更大。
因為官是流官,干幾年就走。他們更注重所謂的業績。
而吏員是扎根在當地的,是地頭蛇。
他們更清楚當地的風土人情。
而且他們也更加專業。
要想真正把事情辦好,一定要把吏員用好。
就拿這次春耕來說,如果朱由榔把這交給幾個官員去辦,很可能辦成面子工程。
而交給吏員督辦就能將責任壓緊壓實,不會出現輕飄飄的情況。
朱由榔之所以如此重視農事是因為湖廣的糧食產量直接決定了大明能夠擴多少軍。
五萬?還是十萬?
絕對數量雖然不意味著一切,但至少能夠讓人踏實。
儲備力量也好,預備軍隊也罷。
這讓明軍可以有更多的容錯。
在主力損失嚴重的情況下,預備力量可以及時頂上。
虎賁軍的成功證明了新兵也可以出彩,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機會去歷練。
越是迷信依賴老兵,結果越是毀滅性的。
畢竟這些老兵總有老去的一天,即便他們現在能打二十年后呢?
朱由榔甚至準備建立一套大明軍隊的退伍制度,讓這些為家國天下流過血的勇士能夠在年老之時回到家中享受怡兒弄孫的天倫之樂。
畢竟戰爭不應該是生活的全部。
戰爭只是為了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能夠更好的過上平靜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