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兇光就像是饑餓許久的野獸發出的。
來吧,竟然想找本王的麻煩那就盡管放馬過來吧,本王倒要看看你們有多大的能耐!
...
...
就這?也太弱了吧!
李來亨的嘴角微微上揚,透露出一絲不屑。
原本他還以為耿繼茂好歹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和普通的綠營將領不一樣。
可現在看來,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分別嘛。
真的打起來后明軍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不論是沖擊敵方陣型還是分割戰場明軍將士們完成的都很出色,可以說一切節奏都盡在掌握之中。
這就像下一盤棋,黑方還在苦苦思考這一步該如何落子,白方已經在考慮五步、十步之后的事情了。
李來亨其實有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全殲這支清軍,或者說耿家軍。
皇帝陛下給出了旨意是盡可能的摧毀耿繼茂和尚可喜的有生力量,再乘勝追擊。
但李來亨經過當場評估覺得似乎情況要比想象中還要順利。
既然有機會畢其功于一役,那么為何要有所保留呢?
誰人不知廣東、福建那可是富得流油的地方,若能拿下對于今后北伐那也是有相當大的幫助的。
當然眼下李來亨只考慮這次大戰。
如何以最小的戰損拿下耿繼茂、尚可喜二人的人頭是他最關心的事情。
“從兩翼壓縮韃子的空間,盡量把他們往中間驅趕。”
經過觀察李來亨發現如今耿繼茂等人的空間還是太大了。
有如此充足的空間,耿繼茂完全可以搞出一些花里胡哨的東西。
而如果把空間壓縮壓縮再壓縮,將耿繼茂的軍隊驅趕到一塊狹窄的區域,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很簡單了。
誠然這么做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但李來亨認為是值得的。
當然這不僅僅是他一個人能夠做到的,還需要友軍的配合。
李定國方面的“老西營”在看到李來亨命人打出的旗語后可謂是心領神會。
同是農民軍出身,他們十分清楚這個戰術的細節。
事實上在崇禎年間和官軍斗智斗勇的過程中,他們發明了無數的戰術。
而這就是其中之一。
李定國部的統兵將領名叫張勇,是這些年來老西營的后起之秀。
雖然沒有經歷過最初跟隨八大王打天下的那段時間,但他還是學到了這個戰術的精髓。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放在戰場上也是同理。
騎兵的優勢就是不斷拉扯,撕開口子再利用敵軍的慌亂盡可能的把優勢擴大。
而現在張勇要做的就是配合李來亨把清軍像趕羊一樣趕到一起去。
二人一個在東邊一個在西邊,但絕對距離其實并不遠,所以溝通起來并沒有什么太大的難度。
在張勇的命令下明軍的陣型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雖然看起來并不會影響全局,但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清兵們完全沒用意識到危險的來臨,還沉浸在局部的纏斗之中。
這就像是溫水煮青蛙一樣,水溫是在慢慢加熱的,故而青蛙一開始并不會有太過明顯的反應。
等到青蛙反應過來的時候卻是已經來不及了。
張勇本來還不知道這支清軍的成色,誰知一試竟然是這般貨色。
心中卻是得意不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