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當李來亨看到劉昭的回信時卻是笑了。
這個劉昭還真是有點東西。
短短的一封信,該說的話都讓他說了。
不過至少劉昭的態度還是不錯的,沒有讓李來亨感受到絲毫的傲慢。
但是劉昭也確實提出了他的條件。
劉昭的條件很清楚,主要有三點。
其一是必須保證他和他的家人的安全。
這一點自然是合情合理的。
而且李來亨自己就能拍板,根本不用驚動皇帝陛下。
但這第二條嘛就有些讓李來亨為難了。
劉昭希望明廷能夠保證他能夠官居原位。
如果劉昭獻出太原城的話肯定是有獻城之功的,可他畢竟是降將,能不能繼續領有總兵之職他說了不算,李來亨說了也不算,只有皇帝陛下說了算。
李來亨是不能夠直接答應劉昭的,不然會有越權之嫌。
若是傳到了朝廷那邊即便皇帝陛下不追究,朝中的那些御史言官們也不會放過李來亨。
李來亨是不打算拿自己的前途和夔東軍諸將的前途來賭的。
這是對他的不負責更是對夔東軍的不負責。
當然,李來亨可以先把這條條件略過去去看第三條。
劉昭在第三條條件中明確的指出希望李來亨能夠允準他繼續保留嫡系軍隊。
這一點就有些過分了。
李來亨覺得即便報到皇帝陛下那里陛下也不會同意的。
要知道朝廷對待投降的清軍一般都是打散了充入各營之中。
若保留其編制,其隨時都有可能反叛。
劉昭到底是不知道大明朝有這個不成文的規矩還是在試探李來亨和皇帝陛下的底線?
李來亨覺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能夠混到這個位置的人,有幾個是傻的。
劉昭肯定也不傻。
劉昭的態度其實就是在試探,如果李來亨松了口那就證明在大明的心目中太原城的地位還是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
如果李來亨不松口,劉昭就明白太原雖然重要但明軍完全有實力親自奪回來。
兩種態度的差異會直接導致劉昭的態度變化。
或者說從一開始劉昭就是準備了兩手準備的。
以不變應萬變,這倒真是個機智的人。
李來亨稍稍思忖了片刻,便命人準備了筆墨紙硯準備回信。
首先,李來亨在信中肯定了劉昭投誠的想法。
繼而李來亨在回信中逐條回復了劉昭的要求。
第一條李來亨直接答應了,第二條李來亨表示會寫一份奏疏盡可能的替劉昭去爭取。至于第三條李來亨也明確的表示不可能實現。
這封信寫完之后李來亨立即命人綁在箭矢之上射入城內。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他現在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劉昭的反應。
如果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太原城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雙方談不攏,李來亨也不介意動干戈。
畢竟他也有底線要守,不可能毫無底線的任由劉昭去挾持。
明軍現在才是優勢的一方,掌握了主動。
劉昭當然也可以提條件,但是卻不能毫無節制。
很快劉昭就收到了這封信。
事實上他已經料到了李來亨回信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