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以往的那些中原王朝一樣,但凡獲得機會就會來到西域耀武揚威一番。但耀武揚威過后呢?
還不是直接又撤回中原去了。
畢竟相比較于西域,中原的花花世界還是更加有吸引力的。
可是劉興明不這么想。
他們這次來西域是真的想要把西域當做大明的根基來發展的。
脫離中原文化圈這么久,如果再不能有所作為,那么西域可能真的會和中原漸行漸遠。
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幾代人的扎根才能真正使得西域進入到大明的文化輻射下。
至于這些舉家遷移的牧民...
就由他們去吧。
有些話劉興明不想說,或者說即便他說來,別人也不會信。
這種情況下,確實沒有必要強行灌輸概念,這樣除了引起對方的厭煩外不會有任何的作用。
最好的選擇就是先把準噶爾人打服了,打怕了,再讓這些牧民去看。
草原人信奉強者,只有他們親眼看到準噶爾人在明軍面前就像是一只脆弱的羊羔,才會心安。
越往北走,這種情況越普遍。
等到接近烏爾地區后反倒是見不到什么人了。
因為能夠遷移走的牧民早就走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走不動的老弱病殘。
這一點和遷徙的牛羊馬匹倒是沒有什么區別。
劉興明放眼望去,只見這片高山草場十分的肥美。
青青翠翠的顏色重偶然會出現一抹亮色。那是野花的顏色,有這些許點綴使得一片綠幕不會看起來太過的單調。
“小公爺,我們要這這里扎營嗎?”
“是啊少將軍,我們在河畔扎營嗎?”
通常來說在河畔扎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來可以埋鍋造飯,二來取飲水也很方便。
最重要的是,如果遇到敵襲,敵人采取火攻的話,可以第一時間應對,完全不必有任何的驚慌。
劉興明出自將門,從小耳濡目染。
劉體純跟他說過不止一次扎營的注意事項,劉興明也都暗暗記在心里。
如今輪到他單獨統兵,這些知識也都到了使用的時候。
“嗯,就在河畔扎營吧,五人一頂帳篷。”
這次明軍帶的帳篷不大不小,既不是那種兩人一頂的三角帳篷,也不是那種能夠睡下十幾人的大帳篷。
這帳篷大概能夠睡四五個,搭起來相對快一些。
“得令。”
親兵們當即抱拳領命而去。
很顯然,這片草場是準噶爾人垂涎欲滴的。
他們一定會來。
既然如此,明軍就沒有必要繼續向前,只要在此安營扎寨就好。
遲早準噶爾人會主動前往。
到了那時明軍要做的就是突然殺出,殺準噶爾人一個措手不及。
“準噶爾蠻子,想要冒犯大明天威就盡管來吧,本將軍就叫你們嘗點顏色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