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比朱由榔更加清楚推廣文化的重要性。
當然這個文化不僅僅局限于儒家文化,推廣也不局限于西域和南洋等較為偏遠未開化的區域。
儒家文化只是維護大明統治的手段之一,本質上和其他手段沒有什么區別。
朱由榔真正想要推廣的是自然科學。
數學就不用說了,古代一直就有數術。
只是數術只是數學的一小部分,并不能代表數學的全部。
至于物理和化學也很重要。
其加在一起可以促使大明的科技飛速發展。
只要掌握了物理化學的理論基本知識,要想把科技樹點滿并不是什么難事。
大明雖然比西方在這方面起步晚,但朱由榔掌握著通盤的考量,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大明是不虧的。
只要朱由榔把政策推廣開來,上行下效起來,很好把政策在大明鋪開。
對此朱由榔是很有信心的。
關鍵是由誰來編寫這個科普教材。
源頭自然得朱由榔親自來,但他畢竟不可能一人身兼數職。這樣精力上實在不夠用。
朱由榔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翰林院。
翰林院其實是一個十分清閑的衙門。
每日翰林院翰林們做的最多一件事就是編纂典籍。
但是他們編纂的典籍一般都是史書,涉及到自然科學的極少。
朱由榔找到他們編纂自然科學學本其實也是在考驗他們的能力。
如果他們能夠很好的完成這個任務,今后朱由榔就可以更好的相信他們,把更多重要的任務交到他們的手中。
為此朱由榔不惜親自擺駕翰林院。
如今翰林院的學士是尹方,是朱由榔親手提拔起來的。
此人心思極為細膩,總能先到一些朱由榔都想不到的事情。
對此朱由榔是很滿意的。
畢竟他也不是神不可能事事都想的恰到好處。
能有一人替他查漏補缺,替他完善細節省卻了他很多的麻煩。
朱由榔也可以把精力放到朝廷大政方針的策劃上去。
卻說朱由榔來到翰林院后,尹方當即率領一干官員來迎駕。
“臣尹方恭迎皇帝陛下圣駕。”
尹方把姿態做足,朱由榔也抬了抬手示意他起身。
比起一開始的時候,如今朱由榔更加注重禮賢下士。
但這并不影響他展現君王豪邁的姿態。
尹方等翰林學官千恩萬謝的起身,恭敬的侍候在一旁。
“不知陛下大駕光臨有何吩咐。”
朱由榔在上首坐定,端起一杯茶抿了一小口。
“尹卿掌翰林院事,朕一直對你信任有加。如今有幾份典籍要編纂,特地前來與尹卿商議一番。”
朱由榔說的很客氣,反倒是讓尹方十分的惶恐。
“臣惶恐,陛下有什么旨意盡管吩咐,臣當不得商量二字。”
朱由榔沖韓淼使了個眼色,韓淼立即命人取來物理、化學等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