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撒馬爾罕的這些粟特遺民已經視大明為他們的宗主國,李定國沒有理由不為他們做主。
突厥馬賊都已經欺負到粟特人的家門口了,若是不予以回擊,狠狠的教訓他們一番,怎么也說不過去。
好歹要拿出宗主國的態度來,庇護自己的小弟。
不然以后還有哪個敢跟著你混。
既然已經下定決心,李定國便準備在撒馬爾罕城大干一場。
反正歸途漫漫,也不急于這一時。
如果能夠幫助粟特人清楚匪患,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
明軍上下皆是表示贊同。
以李定國目前積累起來的人望,只要不是做一些人神共憤的事情,基本上都可以得到將士們的擁戴和追隨。
當然,要吸引突厥馬賊們出動也是一件難事。
畢竟十萬大軍進駐撒馬爾罕城,聲勢不可謂不浩大。
突厥馬賊不可能全然沒有察覺。
若真是這般,只能說明突厥馬賊的警惕性太低了。
一旦對方察覺龜縮在自己的老巢里,等著明軍離開后再出手就麻煩了。
明軍是強龍,這些突厥馬賊是地頭蛇。
有道是強龍不壓地頭蛇。
這并不是說明軍沒有這個實力,而是說明軍沒有這個時間。
道理嘛也很簡單。
畢竟突厥馬賊是當地人,他們可以等可以耗著。明軍卻不行。他們可以在這里停上十天半個月,卻不可能一直待下去。
否則如何班師回朝,如何向圣天子交代。
所以李定國必須要想出一個合適的引蛇出洞的法子,讓突厥馬賊乖乖的冒頭。
思來想去也只有一個法子,那就是明軍假裝在補給之后離開了撒馬爾罕城,這樣突厥馬賊就會無所顧忌的沖殺出來。
這個時候就到了明軍表演的時候了。
回馬槍戰術可謂是李定國最為擅長的戰術了。
當初在張獻忠麾下的時候李定國就是靠著回馬槍戰術成名。
后來獨當一面,李定國更是把這個戰術發揮的淋漓盡致,可堪化境。
這個戰術的關鍵就是要真,要演的不著痕跡,讓對手信以為真。
唯有如此,方能以假亂真。
李定國擔心走漏風聲,所以只在明軍高層將領中說了這個計劃,甚至是連撒馬爾罕的粟特貴族都沒有言語。
因為他擔心粟特人中有突厥馬賊的內應,不然怎么解釋每一次突厥馬賊都能夠恰好的的得到消息?
這簡直難以解釋。
但是仔細想想,如果有了內應,這一切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所以李定國一定要從最壞的角度考慮問題。
只要他確保突厥人不會得到第一手的消息,這個計劃成功的可能性就會高很多。
只是這樣做很可能會讓粟特人感到恐慌和憤怒。
畢竟李定國已經事先答應了他們會鏟除掉當地的突厥馬賊再離開。
這些粟特人在得知明軍已經離開后情緒甚至會失控。
但這或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只要粟特人中的內應把這個消息散播出去,坐不住的突厥馬賊一定會對富饒的撒馬爾罕城發動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