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句話,徐績的緊張更重了,因為這句話可以是好話,也可以不是什么好話。
但李叱的下一句話,就讓徐績剛剛懸起來的心又放了下去。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李叱道:“你有宰相之才,這本不需要他們來告訴我,難道他們能比我還要了解你?”
李叱起身,在書房里一邊踱步一邊說道:“所以我想著,大典之后,你就要把宰相的職責肩負起來,這樣......天下是什么樣子,你需要多看看,我給你兩年時間,你每年抽出來一些時間到各地去走走看看,兩年內,你把你所見所聞以及你想到的治世之法,要詳細的寫出來拿給我看。”
徐績撲通一聲又跪在地上了,一個勁兒的磕頭謝恩。
“臣必不負陛下重望,臣萬死不辭......”
李叱笑著說道:“起來吧,跟我出去走走,我帶你看看這長安城......”
徐績連忙起身:“臣遵旨。”
兩個人一前一后出了御書房,又一遍閑聊著一邊走出了未央宮。
走在這長安城的大街上,李叱一邊走一邊給徐績介紹,看起來有些興奮。
走了一會兒后,李叱忽然想起來什么似的,腳步一停。
他看向徐績問道:“你是從南邊回來的,我聽聞,江南諸地,多有時間大戶,鄉紳學子,希望還是定都在大興城,甚至有人說,若是把都城定在北方,他們就不答應,可有這事?”
徐績正因為宰相這事興奮著,每一個毛孔都興奮著,突然聽到李叱說起這些,像是一盆水澆在了他頭上似的。
只片刻,徐績俯身道:“陛下,沒有的事。”
他彎著腰在那,語氣格外嚴肅認真的說道:“臣從江南來,所以臣最明白江南百姓的心意,百姓們對定都長安一事沒有任何看法,有些看法的,也只是些許還心存幻想的世家大戶。”
他直起身子看了李叱一眼,又迅速把頭低下去:“臣可以代表江南絕大部分百姓說一句,是絕對支持陛下定都長安的。”
李叱笑了笑后問道:“那你呢,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徐績連忙道:“臣萬分支持陛下定都長安,這世上,再無一個地方可以能與長安相比了,那些人鼠目寸光看不到未來,陛下卻高瞻遠矚一眼萬年。”
“陛下,這些事都是小事,臣愿意為陛下分憂,臣可以保證,反對定都長安的人極少,只需稍稍敲打,便不會再有人亂說話。”
李叱笑著點頭:“你已是我選定的宰相,這些事當然交給你來處理,定都長安的原因我已經說過許多次了,也不想再多解釋,畢竟現在還不理解我的,應該都是裝作想不通。”
徐績立刻接話道:“他們假裝想不通,臣會讓他們再好好想一想,務必好好想一想。”
李叱哈哈大笑:“說的沒錯,想不通就多想想,這事你酌情去辦吧。”
徐績馬上俯身道:“陛下放心,臣會把事情辦的妥妥當當。”
他當然可以辦的妥妥當當,因為這事和他有著莫大的關系。
李叱一邊走一邊說道:“那些人不愿意來,也可能是因為他們還沒有見過長安是什么樣子,你可以請他們來看看。”
徐績道:“臣遵旨。”
李叱緩緩吐出一口氣后說道:“只是辛苦了你。”
徐績受寵若驚,心里開心的要飛起來一樣,此時不表忠心等待何時?
“陛下,臣就算拼了這條命,也會為陛下分憂,也會陛下出力,臣的命是陛下的!”
李叱抬起手在徐績的肩膀上拍了拍:“我一直覺得你行,在我心中你也確實是宰相最合適的人選,只要你能明白是非,多多自省,不自誤,不自輕,將來或許真的會成為一代名相......這些話,你切記切記。”
此時的徐績激動到幾乎壓不住內心的澎湃了,只能是跪倒下來,深深的重重的叩首來謝恩。
這個時候的謝恩,是發自肺腑的,真心的謝恩。
李叱看著這個跪在自己面前的年輕人,心里輕輕的說了一句......
但愿你聽懂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