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拿回去看看,沒有用處的東西,仔細從中找出萬一能有用的線索,也不枉費了恩師手下人查了那么久的辛苦。”
徐績就滿意關墨這一點,所以點了點頭:“拿回去看吧,我明日就要出發,你在我這停留太久不好,別人問起來,你只管說是來給我送行即可,明日就不要再到城門口去送了,免得落人口實。”
“是,學生記住了。”
關墨把那信封塞進懷里,再次對徐績行禮后告辭離開。
關墨走了之后徐績又仔仔細細的把這件事想了一遍,在他看來,如今朝廷里能與他爭位之人,只有陸重樓一個。
其實他這樣想也不無道理,因為從各種因素綜合來看,確實只有陸重樓能與他有一爭之力。
燕青之?
徐績才看不起那個所謂的帝師,帝師只是一種身份,而非能力。
況且,若燕青之真的適合做大寧第一任宰相,難道還輪得到他徐績?
陛下為何不讓燕青之去做?很簡單,剛才徐績和關墨說話的時候,已經說到了這一點。
因為燕青之和那些國公大將軍們實在是太親近,陛下為什么不怕他徐績結黨營私?因為陛下知道,徐績再怎么專權,也不可能太出格,因為徐績手中沒有兵權。
可是,若燕青之做了宰相,又和那些大將軍們關系匪淺,這樣的結黨營私,才是陛下應該不希望出現的。
而這,也是徐績自信的原因。
他確實足夠聰明,所以看問題會看的很深,然而有些時候看的太深了,往往會看錯。
此時的徐績,深信是陛下讓他發展壯大起來的,為的就是對抗那群功勞實在是大到沒邊的大將軍們。
當然徐績這也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他這般博學多聞之人,自然知道,歷朝歷代,開國的皇帝陛下,最為忌憚的不就是跟著他打天下的那群能征善戰的大將軍們嗎。
徐績這樣想,越想越覺得有道理,越覺得有道理,便越覺得自己這條路走的對了。
他甚至確定,陛下現在唯一能用的人就是他啊,所以他才會這般驕傲得意。
第二天一早,徐績就進了未央宮,先去向李叱辭行,然后又按照李叱的吩咐,求進后宮,向皇后娘娘辭行。
這種恩典,確實讓人羨慕的不得了。
徐績帶著隨行的隊伍和不少官員離開了長安城,連大寧的皇帝陛下都親自送行到城門外。
這場面誰看了誰不心里覺得艷羨?誰不都要說一聲,徐績就是當今第一重臣,也是當今第一寵臣。
午后的太陽曬的人有些困意,李叱批閱奏折已經足足有一個半時辰,坐的身子都有些麻了。
徐績在朝廷里做事,會把這些奏折都分類出來,按照輕重緩急來處理。
所以需要李叱親自批閱的奏折其實不會太多,大部分都是被徐績直接處理了。
可徐績離開長安之后,朝廷里哪位大人敢如徐績那樣審閱奏折的?
于是,這奏折便猶如堆雪片一樣,很快就把李叱的書桌都要堆滿了。
李叱活動了一下雙臂,看了一眼坐在對面的燕先生,笑了笑道:“先生多久沒有種過菜了?”
燕先生在東暖閣里幫李叱分類審閱這些奏折,是李叱特許。
徐績走了之后,這審閱分類的事當然是燕先生來做,可李叱不愿意讓燕先生那般辛勞。
而且,他這么做還有另外一番意思。
“回陛下,臣屬實是有幾年沒有種過菜了,想想,上次種菜還是在冀州。”
燕先生笑了笑,神情卻有些恍惚,一晃竟是過去那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