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和醫學的結合讓患者的信息能夠十分方便快捷地從醫院的數據庫中調出來。
王教授從數據庫中很快地就查詢到了肖廷坤的資料,包括就診信息、檢查單信息、建模信息和手術信息。
在檢查單上,上面清楚地寫道,肖廷坤左右眼屈光不正有散光,伴隨干眼癥和晶體輕度渾濁,此外,該患者已經進行了晶體移植,但是移植之后眼軸繼續增長,導致了該患者的視力度數持續增加,因此后面肖廷坤又佩戴了兩百多度的眼鏡。
肖廷坤并不是什么嚴重的視力系統疾病,只是普通的近視眼而已,不過因為眼球嵌入過晶體讓眼球組織有一些病變,所以在手術的時候花費要比普通近視患者(帶框架眼鏡的患者)要高一些。
王教授掰開肖廷坤的眼睛用射燈檢查之后,王教授沒有說話,而是為肖廷坤開了一張檢查單子,說道:“去做個眼底和眼部的B超。”
張江非常著急,見還要做檢查,很是不爽,說道:“這就是你們手術之后的后遺癥,是不良反應,還做什么檢查!”
王教授自始至終都沒有和張江爭論,這是做醫生最基本的素質,他說道:“我知道這肯定是手術后的不良反應,但是請先做檢查,我們才好判斷。”
教授就是教授,在準確的檢查結果出來之前,不會對患者的病因和情況作出判斷。
有很多人在醫院去看病,醫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患者檢查,這其實不是醫院想亂收費看,而是現在醫患矛盾很嚴重,沒有切確的診斷結果之前,醫生都不會輕易下結論。
這一例患者非常特殊,王教授已經將肖廷坤的相關情況上報了起源集團生命科學和醫學實驗室,并且對陳醫生說道:“小陳,這位患者的檢查加急,不排隊。”
張江聽王教授這樣說,這才把已經到嘴邊的臟話給咽了下去。
因為是走加急,所以肖廷坤很快就檢查完畢了,檢查的結果匯總到王教授這里。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王教授看著肖廷坤的檢查報告苦笑了一聲。
他又有些無奈地搖搖頭,對陳醫生說道:“你記下來。”
王教授說道:“眼球擴散性變形,鞏膜松弛,玻璃體嚴重渾濁……”
王教授說了一大堆專業的詞語,有些肖廷坤能夠聽懂,有些則是云里霧里。
王教授對陳醫生說道:“小陳,你把這個診斷結果立刻發給起源集團實驗室。”
“好的!”小陳也是第一次遇到有如此嚴重副作用的患者,趕緊將診斷信息發送出去。
看著王教授慢吞吞地忙碌著,張江實在是忍不住了,“你們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教授沒有理會張江,而是看著肖廷坤,問道:“你手術日期是上個月十二號,手術之后我們應該對你告知了,手術恢復時期有三個月到半年,讓你三個月后到醫院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