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總介紹著說道:“咱們開車,其實是比較奢侈的方法了,不是因為耗油,而是因為花費的時間太長了,大部分年輕人還是會選擇做公共交通。我認識的很多年輕人,包括我們集團公司的很多年輕人,都是早上四點半不到就起床,然后排隊坐公交,再轉地鐵,最后再到是去上班的地方,每天來回的行程會花費四到五個小時的時間。”
“這么夸張!”王玉蘭聽到這個數字之后十分地驚訝,江城是個小城市,王玉蘭從他住的地方到公司,開車也最多不到半個小時。
王玉蘭不知道,如果一個人每天為了上班的通勤時間都會花費四五個小時,那么人生還有什么意義?
許總在燕京多年對此現象已經見怪不怪了,他說道:“燕郊的房價便宜嘛!人在這個世界上打拼,總要有一處安穩的地方,一個人要在這個城市扎下根,房子是非常重要的。”
對于許總的話,周瀟和王玉蘭也不便評論。
隨著汽車駛出了燕京的市區,城市中的高樓大廈和規整的路邊綠化,已經換成了一座座的自建房和路邊雜亂的行道樹。
許總又對周瀟介紹說道:“每一個城市都有它光鮮亮麗的一面,也有他落魄的一面。燕京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永遠都是高樓大廈,是水立方和鳥巢。但是在燕郊村民自建房和亂七八糟的城市風貌,才是真實的表現。”
王玉蘭反倒說道:“其實我倒是覺得燕郊才更有生活味道,燕京市區的鋼筋混凝土,總會讓人感覺有距離感。”
很快眾人抵達了起源集團位于燕郊的垃圾處理廠。
得知周瀟要過來,起源集團燕京總部的負責人張婷和垃圾處理廠的廠長陳旺早知道就在門口迎接。
冬日的燕京不僅是空氣不好,而且天氣非常寒冷,兩人一直在外面站著,早就凍得縮成了一團。
這是周瀟第一次到燕京視察工作,張婷和陳旺作為下屬,覺得在外面迎接周瀟才顯示自己對周瀟的尊敬和對公司的忠誠。
“周先生、王總、許總!歡迎您們到燕郊視察工作。”作為燕京總部的負責人,張婷趕緊過來迎接著周瀟。
周瀟也是第一次見到張婷,對張婷的第一印象就是這是一個干練年輕的女生。
張婷像周介紹著起源集團燕京總部的高層和垃圾處理廠的主要員工。
周瀟對張婷等人說道:“站在外面怪冷的,我們都進去吧。”
起源集團的垃圾處理廠是有嚴格建設標準和運行規范等,因此在垃圾處理的內部十分干凈。如果只是看垃圾處理場內的辦公區,大家會認為這是一個高級的生物科技公司而不是一個垃圾處理廠。
張婷向周瀟介紹了垃圾處理廠的運行情況。
張婷說道:“我們的燕郊垃圾處理廠是在去年年中建成竣工,并于當月開始運行,我們目前的運行能力是日處理垃圾一千噸,目前我們已經和燕郊區政府,以及燕京市政府達成的協議,正在投資建設二期工程,在二期工程建設成功以后,我們的日處理垃圾能力能夠提升到三千到五千噸。”
張婷對起源集團在燕京的項目如數家珍。
周瀟聽了張婷的匯報之后十分滿意,他連連點頭,“那么現在我們實際處理垃圾能夠達到多少噸?”
周瀟希望從考察垃圾處理場得出燕京到底有多少生活垃圾,可以在被處理之后用于發電。
針對這個問題,張婷就表現得十分尷尬。
她猶豫了一會兒說道:“目前我們實際處理垃圾的數量是日500噸。”
“日處理500噸?”周瀟聽見這個數字之后,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聽錯了。
一個日規模能夠處理一千噸垃圾的環保垃圾處理廠,現在只是半負荷運行,這不是拿起源集團的投資開玩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