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稷下學宮士子入九州,只要能夠做到不爭,順利的開啟民智,叫天下人都讀書識字,便是最大的造化。
只要天下百姓讀書識字,接下來很多事情都好辦了。
以后暗中無事的時候,還可以讓社會教出來搞搞風雨,多給稷下學宮的士子分擔一下壓力。
未來可期!
人只要活的時間足夠長,那么未來便是可以看到的。
王傳書在后半夜告辭離去,悄悄的來,亦是悄悄地走。
現如今整個人族九州,沒有人愿意與虞七牽扯上瓜葛。一絲一毫的瓜葛都不想有。
現在整個人族九州的世家都將虞七視作眼中釘肉中刺,誰敢來和他牽扯上干系?
道門第一洞天
“師叔,虞七欲要開終南山道統,師侄想要親自去主持”大廣道人看向了端坐在魚塘前垂釣的老道士。
“嗯?”老道士拉長音:“你知道,這不符合規矩!”
“可是,太平道王家的老祖,確實是死在了虞七手中。若叫王家去主持,只怕會惹出什么幺蛾子。虞七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天生殺性極重,絕不會有那么多的顧忌。若惹得他鬧起性子,恐怕到時候無法收場!”大廣道人苦苦哀求。
“規矩就是規矩,這是圣人定下的規矩,沒有人能更改。在我眼中,三清道觀也好,太平道也罷,都是一視同仁并無區別。”太虛老道士嘆了一口氣:
“圣人定下的規矩,不能打破。”
說著話,只聽門外有道童走入宮闕,對著上方的老道士起手一禮:“法師,太平道王沖來了。”
“傳他進來!”老道士看向大廣:“你去九黎,相助圣女一臂之力,鎮壓了那黑山鬼王。道門中事情,老夫自有斷絕。”
大廣聞言無奈,只能退了下去。
“拜見老祖”卻見一三十多歲的中年道士來到了荷花池前。
“終南山欲要開道脈,你且前去主持開光之事。此乃莫大功德,是我道門興盛之基石,不可因個人情感,而壞了我道門大計!”老道士手指一伸,自蓮花池中飛出一只花苞,落在了道士的手中。
“弟子遵命,絕不敢因私人恩怨而壞了我道門氣數!”王沖恭敬一禮,然后退了下去。
待到走出第一洞天,卻見王沖嘴角浮現一抹莫名笑意:“呵呵,虞七!”
半個月后過去,終南山道場建造完畢,無數瓦匠被遣送下山,整個山中唯有五千虞七收養的孤兒,在終南山到場中修行。
道宮修建完成,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便是請祖師。
唯有請得祖師一道念頭降臨,附身于泥塑中,享受道脈香火,才算是得了道家正統,可分得道家氣運。
至于說虞七為何不自己開創學說?
簡直是閑的吃飽了沒事干,道家有如此威勢,借助道家的名義扯虎皮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