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余隱隱有所悟,但仔細品味,卻又覺得難以分辨清楚具體的感受。
但蘇余明白,這應該就是道一真人的目的吧?
所以,又一日,蘇余主動斂去了自身的一身修為,只憑著肉身力量,一步一個腳印地擔著沉重的泉水。
但腳步蹣跚,行走在山林之間,天地之間的一切都仿佛變得更加清晰而明朗。
蘇余的心神也不由伸展。
天地之間,蘇余感覺,自己仿佛完美地鑲嵌了進去,形成了一幅和諧而又毫無瑕疵的畫卷。
蘇余忽然心頭大動,這就是道一真人想要告訴自己的感受嗎?
這有些類似于內外天地的交融,卻又截然不同。法相境,是以內天地而掌控外天地,實現內外天地的力量融會貫通,從而擁有逆天改命的神通。
而如今,道一真人的指點,卻讓蘇余感覺,天、地,仿佛也變成了鮮活的生命,自己則如朋友一般與他們相對而談!
這種玄妙而又細微的差別,若非蘇余被道一真人逼迫,肉身擔水,逼近極限,恐怕也難以這么清晰地察覺。
終于!
這一日,蘇余將兩桶水放在了道一真人的洞穴前,道一真人看他一眼,淡淡道:“你走吧。”
“前輩!”蘇余不由一愣,連忙叫一聲。
他才剛有點兒體悟,就要打發自己走?
道一真人搖頭,“你不是想要向我學天地三才圖么?天地三才圖,并無特定之相,并無成體系的修煉之法。天、地、人三者是分是合,只在你一心之間。我已經教不了你什么,能否學會,也只在于你自己能不能體悟到而已。”
這話其實說的莫名其妙,若是之前,蘇余恐怕也只會當道一真人是在敷衍,但有了這接近一個月的擔水的歷程,卻讓蘇余頓時有一些體悟。
但正如道一真人所言,天、地、人三者只在一心之間!
能否練成,當真只在于能否一剎那的頓悟。
果然難啊。
怪不得道一真人從來不對外傳授這【天地三才圖】,蘇余原本還覺得,或許是道一真人敝帚自珍,不愿將自己的傳承傳授旁人。
但現在看起來,恐怕并非道一真人不愿,而是他也不知該如何傳授。
蘇余起身,恭恭敬敬向道一真人見禮,“多謝真人!無論晚輩是否能夠練成,都要多謝真人的一番指點。真人與我,雖無師徒之名,其實已有師徒之實。”
道一真人卻是一拂袖,止住了蘇余的動作,不肯受他這一禮。
“領悟了,那是你自己的本事,與我無干;領悟不了,那是你自己愚蠢,與我亦無妨礙。”
“我絕不會認你這個弟子,今后也無絲毫瓜葛,你走吧。”
說著,道一真人已經轉身進入洞中。
而隨著他入洞,天地萬象緩緩移動,不過片刻之間,眼前哪里還有那一方洞穴的絲毫蹤跡?
簡直就像是從未在世間出現過一般!
蘇余卻還是堅持一禮,轉身離開。而這一次,他的心頭卻是無比歡喜,這【天地三才圖】,雖然他尚未練成,但蘇余已經清晰感覺到,這一圖說是分身之法,其實都小覷了它!
這分明是道一真人畢生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