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嗤嗤!
蘇余運轉鳳尾火,也是越煉越覺得起勁兒。這融煉材料,感覺上就像是深挖這些材料的特性一般,每一種都有細微的差別。
而同樣的,融煉這些材料,其實也是對蘇余自身御火能力的一種鍛煉!
但這還不是全部!
看著這些材料,從最初的比較粗糙、比較原始的狀態,在他的鳳尾火融煉之下,逐漸除去種種雜質,達到了材質上的一種極致,讓蘇余也很受啟發,感覺到了其中所蘊藏的種種道妙!
怪不得徐濟一校長、楊景善教授他們都一直說,修煉這些輔助之道,對于修煉其實也是有幫助的。
御火技巧的提升只是一方面,這種材質的蛻變,豈非也近似于武者本身的蛻變?
天下大道,本就是一理相通的。
……
在楊景善教授的指點下,蘇余很快開始融煉更多的材料。融煉的材料越多,對蘇余的要求也就越高!他需要根據每一種材料的不同特性,針對性的御火融煉,互不干擾;而同時,又要根據自己想要煉制的法器特性,將這一種種材料君臣搭配,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這其中,除了蘇余本身御火之術的提升外,更重要的也是煉器的經驗、技巧等等。
楊景善教授本也無意為難蘇余,只是想讓蘇余碰個壁,讓這小子吃吃教訓而已。但既然蘇余有這般上乘火焰,還有這般御火的能力,楊景善教授自然也就拋下了這般念頭,開始用心指點。
蘇余頓時大受啟發。
楊景善教授笑道:“我這門煉器手法,我自己稱之為【云火三十六手】。是結合了我自身的修行、靈火,最合我自己所用的一種煉器手法。”
“不過,煉器手法其實只是輔助,最關鍵的本質,還是處理這些材料,使其特性完美發揮出來,所以你可以學,但沒必要生搬硬套,還是要跟自己的靈火、自己的修行融合起來才是。”
楊景善教授指點著。
蘇余頻頻點頭。
他卻不知,也就是他,一開始就遇到了楊景善教授這樣的煉器大師,煉器宗師,已經跳出窠臼,站在了很高的高度上。
所以,楊景善教授才能說出來這樣高屋建瓴的話來。
換做其他人,蘇余想學習煉器,只怕都要從那些很基礎的東西入手,一點一滴,先邯鄲學步,等到很久之后,在煉器一道上已經走的很深了,才會逐漸開始明晰自己的道路。
但現在,因為楊景善教授的指點,蘇余等于是從一開始,就是在自己思索著煉器之法。
從一開始,就是走的自己的煉器之路!
也許在最初的時候,蘇余的感受還不太深,甚至還有可能會失敗更多次;但等他真正煉器入門,卻會比普通的那種教法,會省卻更多的精力、時間。
……
融煉、鍛造、刻印、淬煉開鋒……煉器的步驟還是十分繁瑣的,不過,蘇余畢竟只是試試手,煉制的就只是一件很普通的法器,所用的材料也品階不高,所以大約半個多小時后,所有步驟已經完成,第一件法器已經接近完成!
楊景善教授全程指點著他,此時見蘇余運用初學乍練的煉器手法,云火三十六手,已經生澀卻完整地刻印進入了需要的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