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面對自己的經紀人宋嘉佳,胡萊重重地嘆了口氣,“為什么當初合同里沒有我打破斯福林這個紀錄就會有額外獎勵這條啊?”
宋嘉佳翻他白眼:“那時候誰能想到你小子這個賽季狀態這么好呢?別說我了,全歐洲、全世界都想不到!你能想到嗎?”
胡萊昂然道:“能啊,為什么不能?”
宋嘉佳送他兩字箴言:“呵呵。”
然后他正色道:
“也不能說你這個破紀錄的事情一點意義都沒有。你這么猛的狀態也幫我省了不少口水。我這次去美國,不就是為了你和青青個人運動品牌的事情嗎?一開始飛隼不是很想同意我們的條件。但你賽季五十個球的消息一傳過去,他們立馬就答應了。這事兒最后成了,你每年的收入可就絕對不只是一筆獎金能夠比得了的!”
創辦一個屬于胡萊和李青青的個人運動品牌其實是賽季初宋嘉佳就提出來的。
雖然現在飛隼現在給胡萊的各方面待遇都不錯,也把他當做重點扶持的代言人。
只不過宋嘉佳還是希望能夠和飛隼從單純的“代言人”變成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因為胡萊和李青青兩個人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巨大了,讓宋嘉佳覺得只是單純給飛隼當代言人實在是太浪費了。
況且以胡萊和李青青在中國的影響力和地位,難道不配擁有一個獨立的產品線嗎?
于是宋嘉佳在征得胡萊和李青青的同意授權之后,就和飛隼方面談這件事情。
但一開始并不順利。
飛隼承認胡萊和李青青在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但他們并不愿意答應宋嘉佳的提案。
畢竟他們注資和胡萊、李青青這邊成立一個新公司、新品牌,并不符合他們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標。
還有一點,他們認為胡萊在世界足壇的地位,還沒有能夠牛逼到讓他們愿意為胡萊單獨開個子品牌的地步——胡萊到現在連個金球獎都沒有。
不過隨著這個賽季的進行,胡萊的表現越來越好,已經趨近于瘋狂,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極限。
宋嘉佳和飛隼公司的談判情況也隨之發生變化。
宋嘉佳明確表示,胡萊和飛隼的合同還有兩年到期。如果飛隼公司不愿意注資和胡萊一起合伙再開個子品牌,那么等合同到期之后,胡萊就會另投他處。
相信以胡萊的影響力和能力,愿意花錢投資他,支持他開創個人運動品牌的企業資本多的是。
胡萊對陣皇家卡特洪的那個第五十個聯賽進球,成為了壓垮飛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們意識到如果再猶豫不決,就會永遠失去兩個在中國市場擁有無可比擬影響力的巨星。
而他們的競爭對手則會不惜一切代價得到他們。
這對飛隼的損失是巨大的。
“我給你說啊,胡萊。我連商標都給你們設計好了!”宋嘉佳得意地說道。
“你還會設計商標呢?”胡萊有些意外。
“這有什么難的?你看啊,這個品牌是你和青青兩個人共有的,所以在商標里就要體現這一點。我就想啊,干脆就讓你和李青青背靠背坐下來,當做你們的新品牌logo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