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我的計劃里,寫完胡萊和羅凱的歐冠四分之一決賽,故事就直接跳進歐冠半決賽的部分。
聯賽部分一筆帶過,直接進入歐冠半決賽的比賽內容,開場就已經在比賽中了。
我在這本書經常這么做,就是為了避免把小說寫成流水賬,總想要利用電影鏡頭語言的方式來寫小說。
有些時候這么做是成功的,合理的。
但有些時候其實不應該這么做。
比如這次的歐冠半決賽。
我按照這樣的做法來寫半決賽,直接從比賽開始,正文就是馬德里海盜和藍白慕尼黑已經在比賽中對上了,然后寫比賽,馬德里海盜進了球,藍白慕尼黑又進了球,最后馬德里海盜在主場3:2擊敗藍白慕尼黑。
再然后,再直接掠過周末的聯賽,又從半決賽第二回合比賽開始,并且開始就已經是比賽最后十分鐘了,貝克爾已經進球。
這是我原來的計劃。
后半部分和現在大家看到的區別不是很大,但前面差別明顯。
我按照這樣的想法寫的首回合比賽,非常痛苦。
痛苦到我不知道該怎么寫比賽了,怎么寫都感覺味同嚼蠟,同時像是流水賬。
這樣的比賽毫無意義。
但不應該是這樣,因為這是歐冠半決賽,而且這還是關系到一個重要的歐冠紀錄的劇情。
結果讓我寫的毫無激情可言。
一開始我還想偷懶,就想著強行寫下去,說不定寫著寫著就通了呢?
又或者,其實讀者們要求沒那么高,只要我寫主角進球了,他們一樣會很爽……
我這么安慰自己,或者說是欺騙自己,然后繼續埋頭強行寫。
直到一天我非常痛苦的寫完兩章,已經是半夜一點,我準備去洗澡然后睡覺了。
結果在洗澡的時候,我又反復思考這個困擾了我好幾天的問題——我有在洗澡的時候復盤最近寫的內容的習慣——我覺得這樣不對。
這種強行寫出來的東西,如果連我都覺得有問題,那在讀者那邊百分之百交不了差。
然后我下定決心——把之前三天寫的六章內容全部推翻,重寫。
下定這個決心之后,我感覺到那幾天壓在我心頭的重擔突然就松了一些,整個人變得輕松起來,目標也明確了。
然后我半夜兩點發了個單章告訴大家要請假,因為存稿幾乎全廢。
請完假我再考慮具體應該怎么寫。
我開始翻這本書之前的部分,逐漸找到最開始想寫這本書時的念頭和想法。
發現我不知不覺又陷入了想要“加快節奏,擠水分”的誤區里。
以我的寫作風格來說,我不僅不能擠干水分,我還得往小說里灌水才行。
因為我是那種首先要在腦海中生成畫面,然后再把這些畫面轉換為文字寫出來的作者。
這就意味著需要大量的細節描寫。
太干了,所有畫面就都只是最初最初的草圖,既沒有勾線,也沒有上色——就跟富堅義博的獵人后期一樣。
或許有讀者可以靠強大的腦補能力知道我寫了什么,但我總擔心讀者和我想的不一樣,所以我要不厭其煩地把我腦海中的畫面描述清楚。
而這樣的寫法,是需要我沉下心來,不急不躁,才能找到狀態的。
我每天寫六千字,需要花費十多個小時的時間,其中大部分時間可能都是花費在如何構建畫面上。
如果腦子里生成畫面了,其實我寫的很快。可如果沒有畫面,那我可能會卡上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