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爸爸態度堅決,胡來也很干脆地在微信上回孫永剛一句:“好,我爸說可以接受采訪。”
※※※
三個攝影師帶著機器在工作,他們每個人有不同的分工,一個人負責拍訓練場的全景,一個人負責拍中近景,剩下那個人比較靈活,隨時機動。
一個標準400米跑道的體育場上被分割成面積一致的四個區域,同時進行著四支球隊的訓練。
在第四個攝影師的鏡頭中,胡立新正在對林學義介紹道:“……現在在訓練的是我們三四年級的四支球隊。我們每個年級都分ab隊……”
林學義就問道:“a隊是實力更強的一線隊,b隊是預備隊嗎?”
胡立新搖頭:“不,只是因為人太多了,湊一起訓練會影響效果,所以才分成ab兩隊的。兩支球隊用同樣的訓練方式和理念來訓練,不會刻意因為球員實力來分隊。”
林學義有些驚訝。
他知道分ab隊在校園足球中很常見,理由之一肯定是因為人多。
隨著足球在中國的持續火熱,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讓孩子去踢球,所以在學校里報名參加足球隊的孩子也越來越多。
人多了分成兩支隊甚至多支隊都很正常。
但是在分的時候,幾乎所有他所知道的學校,都是按照實力來劃分的。實力最強的組成一支球隊,被挑剩下的再組成一支球隊,或者組成兩支球隊。
這在高中特別常見,因為高中有全國性的比賽,備受矚目,大家都要追求成績,倒也無可厚非。
很多小學也這么分,只是命名方式不同。一線隊、二線隊、三線隊,或者精英隊、預備隊……等等。
因為小學一樣有比賽,各區、各市、各省都會組織各種各樣的比賽。只不過是沒有全國性質的比賽而已。
既然要參加比賽,那自然就會根據球隊的實力進行劃分,讓實力強的球隊代表自己的學校去比賽,贏得勝利捧回獎杯,光耀門楣。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林學義一直沒覺得這有什么不對的。
直到他來到胡立新所任教的東川市南城小學采訪,才發現胡來的爸爸,竟然不給自己的球隊按照傳統方式分隊!
他驚訝地問道:“為什么?你們不打比賽嗎?”
“要打啊。后天我們就有一場比賽,你們到時候也可以去看。”
“那為什么……”林學義沒想明白。
胡立新就問他:“林老師你剛才也看了半天我們的訓練,你有什么感受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