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隆繼續說道:“通過這場比賽,我相信我們的球員對歐洲球隊的水平一定有更深刻的認知。塞爾維亞甚至都沒有進入世界杯決賽圈,我們在沒有胡萊的情況下卻打的如此艱難。真要去了世界杯上,如果所有球員都還覺得中國隊連續兩次打進世界杯,就一定能夠比上一屆世界杯踢得更好……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所以這就是你找塞爾維亞熱身的原因?因為塞爾維亞連世界杯決賽圈都沒進。”
迪隆承認自己確實是有這樣的小心思:“如果我們輸給法國、德國、西班牙的話,我怕他們會覺得輸給這些強隊是理所當然,那真正的問題就會被掩蓋住。”
外界會猜測迪隆是想要測試球隊失去胡萊之后的應變策略,但迪隆壓根兒就沒有這樣的想法。
他當然要測試不同的戰術打法和人員配置。
可前提是胡萊得在場上,這樣的測試才有意義。
胡萊這樣能力的球員,不管他是在中國隊還是在歐美強隊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缺少他,球隊就玩不轉。
所以沒有測試他不在場的必要——他不在場的話,就歇菜了。
這場比賽主要的目標還是教育其他的中國隊球員,殺一殺從隊內到外部大環境的樂觀主義。
他對領隊洪仁杰說要在明年的世界杯上,讓全世界大開眼界,重新認識中國足球。
同時他也很清楚,要做到這一點有多不容易。
他可不允許有人覺得在世界杯上贏球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你們不是總說胡萊有多厲害嗎?
行,那我就把胡萊換下來,讓你們看看沒有胡萊的中國隊是什么表現。
胡萊再厲害,他也只有一個人,中國隊是一個整體。而這個整體的實力依然還處于相對比較弱的水平上。
別看夏小宇、張清歡、陳星佚、羅凱他們在各自俱樂部的發揮好像都還不錯,可也要考慮到俱樂部隊友和國家隊隊友水平的差異。
總體來說,肯定是俱樂部實力更強的。
在迪隆的設想中,中國隊如果想在世界杯上取得好成績,那就必須拼盡全力,并且把每場比賽都當做世界杯決賽來踢。
只有做到這一步,才有資格去期待幸運女神的眷顧——沒有運氣的話,就算拼盡全力,也可能依然是打完三場小組賽就打道回府了。
但想要有資格談論運氣在比賽中的作用有多大,最起碼得先拼盡全力……
總之,世界杯比賽絕對不想有些樂觀的人想象的那么好踢。
仿佛把所有中國留洋球員全都派上場,整個最強陣容出來,就能夠鐵定小組出現了一樣。
實際上怎么可能呢?
像日本、韓國這樣的亞洲傳統強隊,他們參加了多少屆世界杯決賽圈,可又有幾次能夠打進淘汰賽呢?
上屆世界杯,亞洲四支球隊參加,最后也只有日本隊殺進了十六強。
由此可見,想要打進淘汰賽,對于一支球隊來說有多難,多不容易。
※※※
塞爾維亞在比賽還剩下半個小時的時候,也開始不斷換人調整。
球隊的核心武科維奇被換下,塞爾維亞的進攻力度也放緩下來。
迪隆在比賽還剩下最后十五分鐘的時候,把張清歡換上了場。
不過中國隊的進攻也沒有因此得到改善。
最終中國隊和塞爾維亞誰都沒有再進球,比分被定格在了2: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