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萊的加入,讓中國隊的備戰進展加快了很多。
在他回來之前,豪爾赫·迪隆讓全隊訓練沒有胡萊的情況下應該怎么踢。
畢竟要充分考慮到作為當今足壇風頭最勁的前鋒,胡萊會在比賽中遭遇對方的嚴密盯防。
就算胡萊有能力破掉對方的防守,也得考慮更極端的情況。那就是……如果胡萊在比賽中遭遇對方的連續侵犯而受傷,怎么辦?
如果胡萊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上不了場,中國隊要怎么辦?
盡管過去這么多年以來,胡萊出勤率一直都很穩定,也從來沒有遭受過重大傷病。
可誰能保證未來也不會呢?
作為主教練,迪隆總是要把所有可能都考慮到,否則他就不合格。
所以趁著胡萊沒有歸隊的時候,迪隆讓全隊試驗了新的陣型和戰術。
沒有胡萊的中國隊改打433,周子經居中做中鋒。陳星佚和羅凱位置前提,變成邊鋒。
中場雙后腰加張清歡。
后防線上三后衛變四后衛,減少一個中后衛,再讓兩個邊后衛回歸。
這套陣容面對弱隊,可以實現進攻火力最大化,利用前場的攻擊把對手徹底壓制。
如果碰上強隊,那就打簡單快速一些,以防守反擊為主。
不過這畢竟是備用方案,平時練的很少。
現在正好趁著胡萊還沒歸隊,好生練練。
隨著胡萊的歸隊,球隊也重新回到了352的陣型和戰術訓練中。
在433戰術里,中國隊的攻城錘是周子經。
而在352里,胡萊是中國隊的頭號得分武器,所有進攻戰術都得圍繞著胡萊設計。
然后在這個核心基礎上再分出不同的細枝末節。
比如當胡萊在比賽中遭遇對方的嚴密防守,一時間無法解決時,就讓胡萊去做誘餌,給周子經等其他隊友創造射門機會。
這個時候周子經就從給胡萊打輔助,變成了自己擔任主攻手。
他的角色和定位也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根據比賽實際情況不斷調整。
除了周子經中國隊還有陳星佚和羅凱這兩個得分手。
總之具體戰術可以很多變,并不會存在以胡萊為頭號得分手,所以大家就都無腦把球傳給他的情況。
但要具體怎么練,還是得胡萊在場。
※※※
「這兒這兒這兒!」
胡萊還沒跑到位置,就已經舉起手要球了。
邊路的陳星佚把足球斜傳過來,但是胡萊在接球的同時,也被身后的姚華升狠狠撞了上來。
這增加了他停球的難度,足球被停的稍微大了一點。
不過胡萊反應也很快,立刻追上足球,還趁著這個機會,腳下拉球再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