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往回倒,當王光偉還在球場上沒下來的時候,迪隆看見他用手撲出了皮特威廉姆斯的必進球之后,就立刻意識到自己該對后防線做出調整了。
因為王光偉肯定會被紅牌罰下,沒有任何僥幸的可能。
于是他讓于金濤去將正在熱身的秦七叫了回來,準備換他上場。當時的場面有些亂糟糟。
替補席和教練席上大多數人都在為中國隊的命運感到擔心。
雖然王光偉已經擋出了皮特的進球,可英格蘭也因此獲得了個點球,這個點球只要能打進,中國隊一樣死。
還有人在向第四官員投訴,質疑在此之前皮特·威廉姆斯直塞卡爾·格雷格的那個球,是越位球。
他們認為格雷格應該是處于越位位置上。
如果格雷格真越位了,那么后面皮特·威廉姆斯的補射和王光偉的故意手球都不應該存在。
事情還有回轉余地。
只不過這些人的抗議沒什么用,或許就連他們自己都覺得很難改變局面。這種質疑其實也只是「無能狂怒」而已。
因為現在世界杯的比賽用球都內置了芯片,會實時和遍布球場各個地方的信號接收器互相通訊,然后生成各種數據。
這些數據再傳回到var系統里,再配合現場多臺專門盯著球員移動的攝像機,來還原一個球是否越位。
有了這套系統之后,判斷越位與否已經變得很簡單了。甚至不需要一幀幀去研究,也不需要人員介入,var系統就能自動給出一個結果。
人在這里面唯一的作用就是讓系統生成動畫,然后傳給轉播信號,把動畫給球迷們看,讓他們知道這球越沒越位。
如果越位,主裁判綁在胳膊上的信號接收器會第一時間震動起來,告訴他這球越位了。這和門線技術、底線技術一樣。
在十幾分鐘前,才剛剛幫助中國隊確定了一個進球有效。
當然了,系統能夠給出結論,但最后做出決斷,吹不吹的,還是要看主裁判,機器只是輔助。
畢竟越位的情況很復雜,如果有球員處于越位位置,但卻沒有干擾比賽,那么哪怕主裁判的胳膊上的信號接收器化身振動棒,一個經驗豐富且優秀的主裁判也是不會吹停比賽,判罰攻方越位的。
在亂糟糟的場面下,迪隆沒有去管場上的情況,就拉著回來的秦七面授機宜,告訴他上場之后要怎么踢。
和對尼日利亞的比賽不同,迪隆并不打算讓秦七上場之后去打邊中后衛,而是讓他直接代替王光偉打三中衛里居中的那一個。
這對秦七的要求很高,和上場比賽的踢法也略微有些區別,所以他要好好囑咐一番。叮囑完后,場上也塵埃落定,雙方球員都退出禁區,只剩下罰點球的皮特·威廉姆斯,和守點球的門將林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