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欄目創辦二十年了,以職業足球運動員的身份進入《人物志》的也僅有一人,正是目前效力于閃星的秦林。在他當初帶領嶺南華南虎拿到亞冠冠軍之后,安東衛視《人物志》攝制組專門跑去嶺南市為他拍攝了一期人物紀錄片。
身為被媒體稱為中國足球最后一個大佬的秦林,自然是有資格進入這個視頻列傳的。
但胡萊是什么人?
一個才剛剛在職業足壇嶄露頭角的新人,他的職業生涯才起步,未來成就究竟能來到什么程度,誰也不知道。竟然就可以和功成名就的秦林相提并論了?
似乎是看出來了陳建宇的疑惑,主任笑著解釋道:“我只是覺得你們的這個視頻立意特別好,而且這孩子的經歷也確實很有說服力。《人物志》也并沒有規定只有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才能收錄其中,只要是符合時代潮流,順應當下社會觀念的代表人物,都是《人物志》記錄的對象。”
“符合時代潮流,順應當下社會觀念”……
陳建宇是真沒想到主任會給胡萊這么高的評價。
他又說道:“可是我們最初是按照體育頻道的路子來編片子的,這個成片無論是時長還是素材夠不上《人物志》的要求吧?”
這是技術上的問題了,陳建宇已經接受了這部片子將在《人物志》欄目播放的現實。
“那就再去采訪,重新制作。反正新一期《人物志》也要在下周三的時候才播出呢。”主任揮揮手,似乎這不是什么大問題一樣。
雖然重新拍攝、制作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過那都是手下們加班加點做出來的而已,對他這個做領導的來說,是好大事兒嗎?
無非是多掉一些頭發而已。
陳建宇把目光在主任锃光瓦亮的頭頂上稍作停留,就點頭答應了下來:“那我們馬上去聯系閃星俱樂部。”
※※※
當胡萊又在俱樂部訓練基地看到陳建宇和明顯要龐大一些的攝制團隊之后,非常吃驚。
“不是拍完了嗎,陳哥?”
“啊,是這樣的,小胡……你的節目要改上《人物志》了。我們臨時調整了一下計劃,想再多拍一些素材。我就想問問你,我們想去東川,去你的學校和家里拍攝,采訪一下你校隊的教練啊、你父母啊。你看……”
陳建宇話還沒說完,就看到胡萊連忙擺手:“我爸媽不接受采訪的,他們不想出名……”
開玩笑啊!我都得離家出走了才能踢職業足球,現在你們這群媒體記者還要跑去我家里把攝像機懟在我爸臉上采訪他?你們這是自尋死路!
不行,絕對不行。
在之前的視頻采訪中,胡萊并沒有告訴陳建宇他爸爸其實是反對他踢球的,陳建宇現在看到胡萊這態度,倒也沒有懷疑他的解釋。
雖然有很多人總幻想著自己能夠上電視出名,但也確實存在那種不愿意拋頭露面的人,畢竟人紅是非多嘛……
“那學校呢?”陳建宇很尊重受訪者,既然受訪者不愿意他采訪父母,那就不采訪,同時既然受訪者會在意這個問題,那最好連采訪校隊教練的事情也先找胡萊征詢一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