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呀,突然感覺壓力好大……我是不是應該擺個POSE,然后說:‘混不好我就不回來了’?”說著胡萊扭頭看向就跟在他旁邊的攝像機鏡頭問道,“這不算是植入廣告吧?我真沒簽這個服裝牌子啊……”
忠于自己工作的攝影師沒有對胡萊的話做出任何反應,畢竟他只是一個莫得感情的攝影師,工作是忠實記錄胡萊這次從錦城到利茲跨越萬里的遠行。
開完玩笑的胡萊從口袋里掏出手機,微信圖標上的小紅點顯示已經有幾十條未讀消息了。
首先是置頂的老友記群里有人發消息他。
王光偉:“抱歉不能去機場送你,胡萊,在那邊也要加油啊!”
夏小宇:“胡哥加油!為國爭光!”
張清歡:“祝你好運,胡萊。”
陳星佚:“我也不知道該說啥,總之加油吧!”
森川淳平:“胡桑,我也一定會去歐洲的,請一定要等我!”
除了老友記群里的消息,還有其他人發來的消息,內容也都大同小異,都是給他加油,祝他好運的。
有他在閃星的隊友,也有在國家隊和國奧隊的隊友們。
有俱樂部的主教練趙指導,也有國家隊主教練施無垠等人。
甚至……還有他在東川中學的隊友、同學們。
在這些人的消息中,他看到了李青青頭像上的一個小紅點,便點進去:
“歡迎來到歐洲,胡萊。”
看到這句話,他微微一笑。
現場的人群高呼著:“胡萊加油!”
“胡萊一路平安!”
“胡萊祝你好運!”
……
胡萊在歡呼聲中舉起手向他們揮了揮:“謝謝,謝謝大家!”
在警察們緊張的注視下,胡萊并沒有在現場逗留,而是迅速轉身與宋嘉佳、雍軍一起走進航站樓,直到消失在大家的視線里。
陳建宇收回目光,低頭看著自己手機剛剛拍下的那一幕。
前景是里三層外三層的記者和球迷,他們舉著相機、橫幅和海報,給胡萊送行。中景是三個人拉著行李箱,背著包走進去的背影,胡萊正居中。航站樓入口大門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是遠景。
在陳建宇眼中,那個在廢棄荒地獨自一人面對青石墻壁的少年和現在胡萊的背景重疊在了一起。
石墻上有一條淺淺的白線,歪歪斜斜勾畫出一個球門,那是通往新天地的大門。
于是少年從這里走向世界。
陳建宇把這張照片上傳到了自己的社交網絡認證賬號上,并為它配上一句話:
起青萍之微末兮,化狂飆以騁太宇。
(注2)
※※※
原先想好的許多話,
卻不知該如何來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