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決定中國隊能夠在世界杯上拿出什么表現的首要因素,自然是……誰負責帶領這支中國隊去世界杯。
所以現在就出現了一些聲音,認為足協應該慎重考慮中國隊主教練人選問題。
有些人會覺得一頭霧水——中國隊主教練不是施無垠嗎?人家都帶領球隊打進了世界杯,為什么還要慎重考慮主教練人選,讓他繼續執教不就完了?
還真有人不這么想的。
雖然施無垠率領這支球隊獲得了世界杯參賽資格,他們認為以施無垠的水平,能夠做到這一步就是極限。
換句話說,他們覺得施無垠的水平是“亞洲級別”的,和亞洲球隊交手還行。可如果去了世界杯,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球隊交鋒,就力有未逮了。
所以為了避免中國隊上世界杯丟人現眼,足協應該考慮換帥。換一名無論是名氣還是水平都要高于施無垠的名帥。
別看施無垠是帶領中國隊打進世界杯的功勛教練,但這種說法卻依然很有市場。
畢竟從客觀事實上來說,無論是威望名氣還是水平實力,施無垠肯定都沒辦法和那些世界名帥比。
持這種觀點的人也不覺得自己是在否定施無垠的水平,他們承認施無垠在這次世界杯預選賽中的貢獻和成績,但他們覺得為了中國隊的未來,施無垠的水平還不夠。
這就像是把一顆衛星送入太空軌道一樣,需要一二三級火箭。一級火箭負責讓搭載衛星的火箭升空,等達到一定高度,一級火箭燃料耗盡之后,就自動脫離,而二級火箭再進行點火,繼續推動飛行。
最終衛星能夠成功抵達預定軌道,是三級火箭一起努力的結果,任何一級火箭都缺一不可。
對于中國隊來說,施無垠就像是一級火箭。他的使命已經完成,燃料耗盡,沒辦法再繼續陪中國隊繼續走下去,那么換帥也順理成章。
持這種觀點的人用這個來舉例,反復強調他們絕對不是瞧不起施無垠,也不是不信任施無垠。只是為了中國足球好,這是最優選擇。
之所以在世預賽時中途換帥,選擇施無垠,也是因為當時臨陣換帥,洋帥對中國隊不夠了解名氣再大實力再強也沒用。中途接手之后,也未必能夠比表現的比施無垠好。所以在那個時候選擇施無垠執教球隊是最優選擇。
而現在,中國隊距離世界杯決賽圈還有半年時間,足夠讓洋帥來慢慢熟悉和了解中國隊。高水平教練能夠在半年時間里給中國隊帶來脫胎換骨的變化,等到了世界杯決賽圈的時候,中國隊才能有更好的表現。
※※※
“狗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