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現在站在點球點前的那個人是她的兒子——這是進球率超高的點球,也是打不進去就會被萬人唾罵的點球。
如果胡萊能夠把點球踢進去,中國隊就將扳平比分,并且士氣大振,接下來的比賽也要好打很多。
可如果他沒踢進去……比分依然落后不說,對全隊的士氣還會是一次沉重打擊,這種影響會波及接下來的比賽。
甚至有可能……他會成為中國隊最終輸掉比賽的罪魁禍首。
雖然說中國隊本來就有很大的概率輸給巴西隊,可如果這個點球沒進,那么難免會有人想“如果胡萊的點球踢進了,我們是不是就不會輸了?”
長期以來人們有一種固有印象,那就是點球是比賽中最容易得分的手段,沒有之一。
所以在陳星佚為中國隊贏得點球之后,大家才會這么高興。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球十有八九會進。
但正是這種固有印象卻反而在無形中加重了罰球球員的心理負擔。
畢竟點球不進比進更難,所以當你站在足球后面準備踢點球時,就被無數人默認你肯定能夠進球。
只是這個世界上又怎么可能會有“肯定”的事情呢?
凡事皆有意外。
既然點球幾乎必進,為什么還是有人罰丟點球?
因為壓力。
因為“點球必進,所以踢不進去就是你的責任”這種固有印象造成的巨大壓力。
尤其是在關鍵時刻的點球,更是如此。
想想當初在2010年世界杯預選賽四十強賽中,罰丟關鍵點球的前國腳劉云峰吧。
他罰丟點球之后,被萬人唾罵。直到現在都還有人認為如果劉云峰不罰丟那個點球,中國隊肯定早就已經進世界杯決賽圈了。完全忽略了以當時中國隊的實力,就算進了十二強賽,也壓根兒不可能再進一步闖入世界杯決賽圈……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時任中國國家隊隊長的秦林主動創造了一個“傳統”,那就是身為隊長兼職球隊的頭號點球手。
并且誕生了名言“主罰點球是身為隊長的責任。”
現在對于中國足球來說,這是一個關鍵時刻——打進這個點球,我們就還有追趕的希望。罰丟點球,就把希望親手打碎。
深知這其中利害關系的李青青卻并不怎么替胡萊擔心,因為以她對胡萊的了解,要說有什么事情是最有把握的,那一定是他堅強如鐵的心臟。
這可是一個從學生時代就完全不把別人對他的看法放在眼里心上的人啊!
就像宋嘉佳當初說的那樣,被人嘲笑、排擠,完全沒有在足球上享受到樂趣,都沒能打消他對足球的熱愛。
又有什么事情能夠讓他信念動搖呢?
想到這里,李青青抬手輕輕握住謝阿姨微顫的拳頭,然后給了看過來的她一個安慰眼神。
電視機里傳來現場的聲音,算不上安靜。
因為帕薩迪納球場看臺上有一半是巴西球迷。
他們恰好就在巴西隊的球門后面。
這些巴西球迷們想盡一切辦法制造噪音,在看臺上揮舞手臂,想要干擾胡萊踢這個點球。
※※※
“是胡萊的話,一定沒問題的!”孟熙在微信群里突然說了這么一句。
“為什么?”有人問。
“因為他是天選之子?”楚一帆順便還了嚴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