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說回到第四卷。
其實第四卷有兩條主線,一條是胡萊在俱樂部的表現,另外一條就是世界杯了。
然后里面還有很多支線。
比如羅凱。
我沒有詳細寫羅凱在維羅尼卡的境遇,只是采用了和胡萊有交集的時候提一次的做法。一方面避免了分散大家的注意力,拖慢節奏;另外一方面自然也是因為羅凱的部分很像是虐文,出于商業小說的考慮,沒必要細寫。
所以我還是一個很清楚自己應該寫什么,怎么寫才能讓讀者高興的作者。
而且我也很善于聽取意見,自我修正的。
比如第三卷結尾關于胡萊轉會的情節處理,就是因為聽了讀者的反饋之后,決定對后續情節推翻處理,重新寫過。
但有些時候我也會很固執。
那是因為我知道什么該堅持,什么不應該堅持。
對于羅凱的處理,其實就是我當初在第三卷末尾刪掉的原本決定對胡萊的留洋生涯安排——去一支豪門球隊,得不到重用,然后外租,外租一開始因為不適應,表現不佳,后來才逐漸找到感覺,但為時已晚,又回到了豪門,再被租出去……這個時候利茲城才出手把胡萊買斷下來,接著才是大家看到的原本第四卷的內容。
但我想了想,覺得這個故事放在主角身上,那就是赤裸裸的虐主,闊以,但沒必要。
畢竟這本書本質上還是爽文嘛……
我確實會有意放慢節奏,可是這種拖慢節奏的劇情一不會對塑造人物有幫助,二不會讓讀者有耐心看下去,何必呢?世界杯劇情我之所以要堅持詳細寫,也是因為那對于整個國腳群體的影響是深遠的,是屬于后期劇情的伏筆。
所以我把已經寫了幾萬字的劇情刪掉了,改成現在大家看到的樣子。
可我又不想讓大家都覺得留洋踢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那么容易為什么書中只有秦林多年前做到過一次呢?
為了突出留洋的艱難,既然不能在主角身上表現這種困難,那自然就只能安排重要配角承受了。
于是就有了對羅凱出國踢球之后的一系列安排……
在書中也通過多人的角度,表達了這個意思——不要只看胡萊在利茲城的風光,就以為出國留洋好像是一件很容易很簡單的事情一樣。也要看看羅凱,他才是所有沒開掛的普通中國天才球員們會經歷的路——如果中國足球真的有他那樣的天才球員的話。
同時也呼應了第三卷的片尾曲《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次遠行》里的那段歌詞:
“夢想就在路的前方,隱約閃閃發亮,讓人神往;愿你最終找到它呀。
“可遠方也有酷暑寒冬,有風雨的夜,泥濘的路;希望你能一路無恙。
“愿漂泊的給你帶來足夠的智慧,堅定的勇氣,而不會磨逝你的夢想呀。”
出國留洋,追尋夢想,不是YY小說一樣那么爽快的事情,很多時候更像是羅凱那樣在泥潭里反復打滾,狼狽不堪,到最后都有可能無法收獲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
可以說,胡萊是我們所有人幻想的集合體,是我們給予了一切美好希望的承載者。
而羅凱則是殘酷的現實——當然,沒有真正的現實那么殘酷冰冷,這畢竟是YY小說,畢竟是爽文,總還是要保留一絲溫度的。
可以說,接下來對于其他角色的留洋基本上也是遵循這個原則,并不會過于YY,但也不會真的完全寫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