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也會盡量保持平衡,在堅持自我的同時也不會放棄讓讀者爽的這個大方向。所以我才讓中國隊在世界杯上保持不敗,而且是唯一一支保持不敗的球隊。否則我可能第一場比賽就讓中國隊輸給阿爾及利亞了——在我最初的計劃中,確實是這么想的。
我也知道一味堅持自己的東西,未必總是能夠引起共鳴的,有些時候是不合時宜的。如果我不想撲街撲到死,那我最好還是要運用商業小說的技法來表達我的思想,而不是直接把拿東西毫無遮掩的跑出來砸在大家面前。如果一本小說都沒人看了,我所謂的人生感悟、思想又有什么存在的意義?
所以這本書對我來說,寫作過程中我常常苦惱的是如何寫“失敗”,而不是“勝利”。畢竟勝利是很爽的,只要一直贏下去,把所有能拿到的榮譽都拿到手就行了。這寫起來有什么難的呢?
可是這么寫下去這本小說很快就會失去生命力,或者俗話說:節奏沒壓住,崩了。
對于一個寫了三千七百萬字的老作者來說,讓讀者爽不難,難得是如何讓讀者始終保持對這本書的興趣和粘性,是如何持續地從書里找到爽點。
我在這本書里的解決方法是把節奏放慢一些。
不只是把視角放在主角一個人身上,寫群像,讓讀者可以找到主角之外更多的精神寄托對象。
因此才有了七十萬字的校園足球篇,有了兩百萬字還在國內廝混。
但也因此有了除胡萊之外的那些角色們,張清歡、王光偉、陳星佚、謝蘭、李自強、李青青、施無垠……
當我在之前像是“灌水”一樣塑造他們,描寫他們后,等到之后的篇章,等到他們完成各自的成長,我想讀者們恐怕會真的從中感受到“散作滿天星”的成就感,并且為之歡欣鼓舞。
承蒙大家不棄,這么一個寫法老套、劇情老套、內核老套的故事現在成績還行。我更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生怕寫崩了,每一章都字斟酌句,想要努力維持全書畫風統一。
也因此,這本書可能是我這么多年來寫的最累的一本書。我從來沒有像這本書一樣,迫不及待想要放假出去玩——要知道我可是個千年死宅男,能在家里窩著就絕對不出門。可現在,我時不時就想著要出去玩……
每天,不是幾乎,是每天,每天都會寫到凌晨兩點左右,完全沒有在晚上十二點鐘之前寫完的時候。
有些時候也不是沒想過,不要那么高標準嚴要求,隨便點就行了,把今天更新寫出來就行了。
但不行。
哪怕寫完了,睡覺前上廁所的時候我都還是覺得不能這么寫,于是又重新回到電腦前,把文檔打開,重寫。
就這樣,我自我感覺這本書到目前為止還是維持了風格統一和水準統一的。
所以我還會繼續這么堅持寫下去,哪怕寫的過程很累,很痛苦,可是看著磨出來的成品還是有著滿滿的成就感……
當然,堅持本心和初衷這件事情,其實在成績不好的時候,反而容易做。
畢竟那會兒沒什么人看,說服自己“既然不能取悅讀者,那就取悅自己”,反正兩頭總得占一頭,就當單機游戲一樣。我其實也喜歡玩單機游戲——WOW都能讓我完成單機……
隨著看得人多起來,訂閱成績好起來,再想要堅持本心和初衷,就要難一些。
畢竟當自己想寫的東西和讀者的期待會發生沖突的時候,一定會猶豫。
擔心自己辜負了大家的期待。
擔心自己的處理方式會得罪讀者。
得罪讀者,就意味著會失去訂閱,成績就會不好。
成績本來就不好的時候無所謂成績好壞。
成績好起來就開始患得患失,怕這怕那。
我當然希望成績好,我到現在也希望成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