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上中國隊踢得很好,但可惜的是三場比賽都在遙遠的美國,能夠去現場觀戰的中國球迷畢竟還是少數。
如今世界杯后的第一場國家隊比賽被安排在河西省省會久安市,這場比賽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別說久安市了,整個河西省周邊的幾個省的球迷們都聞風而動,蜂擁而至,涌到久安市,就為了現場目睹這支國家隊的風采。
比賽的門票提前半個月就完全售罄,就算如此在比賽開始前一周,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球迷們徘徊在玄武體育中心外面,期待發生奇跡——主場再放出點票來,或者有人出于種種原因看不了比賽,來賣票,就正好讓他們給截胡了……
也得虧現在的球票都實名認證,現場看球要身份證和球票上的信息相匹配才能進場,否則搞不好這一場普通友誼賽的球票估計都能被炒到小一萬去……
斯洛伐克的球員們很明顯不太適應這樣的客場氛圍——他們是抱著踢一場友誼賽的心態來中國的。可這哪里像是友誼賽啊?
不告訴他們的話,他們甚至以為這是一場歐洲杯比賽!
而且還是在中國舉辦的歐洲杯……
見鬼了!
中國的球迷都如此狂熱,中國的足球氛圍這么好的嗎?
※※※
盡管下半場斯洛伐克扳回一球,但是在第六十六分鐘時,陳星佚為中國隊再下一城,最終比分被定格在了3:1。
任何一個看了比賽的人都會產生出這樣的想法:中國隊在自己的主場贏得很輕松,優勢絕對不僅僅是3:1的比分這么簡單。
這種感覺其實挺荒謬的,畢竟以前的中國隊在面對歐洲球隊時極少能夠有今天這樣的表現——從場面到比分的全面壓制。
在這場比賽之后,媒體和網絡上充滿了對中國隊的稱贊。
大家都認為很明顯,參加了一屆世界杯的中國隊更加成熟,此外出國留洋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
在面對歐洲球員的時候,大家都敢于做動作,敢于展現自己。
自信心的增加帶來了場上表現的提升。
大勝對手似乎也就不是什么太難理解的事情。
※※※
四天之后,中國隊在海寧京陽迎來第二場友誼賽的對手,實力更強的墨西哥隊。
這次董建海排出的首發陣容和上一場比賽比起來變化很大。
陣型從433變成了442,鋒線上胡萊和周子經首發,中場江萬慶和張清歡居中,陳星佚和羅凱分居左右。
只有后衛線上沒什么太大的變化。
不過這套變陣并沒有發揮出董建海所期望的效果。
上半場中國隊打的不太好,不僅沒進球,還丟了兩個球。
中場休息后,董建海做出調整,陣型重新回到了433上,周子經被換下,夏小宇替補登場。
改回熟悉的陣型后,中國隊的表現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