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尖刺像是匕首一樣鋒利,其內部構造其實非常復雜,是一種多層的納米結構——只比大拇指粗一點的尖刺,其實是由一千多層的納米膜疊加而成的,每一層納米膜之間的距離是10納米,彼此間隔絕不接觸,是依靠電磁力維持穩定的,原理就和磁懸浮差不多。
這種多層結構和普通的材料不同,因為互相之間的獨立性以及非常靈敏的傳感系統,使得它不可能被一瞬間完全摧毀,就算半球里面有著多么不可抗力的恐怖存在,也只能按部就班地一層一層地破壞它。
納米多層結構的尖刺挺了0.001秒,就被徹底消解了。
但這0.001秒對于鋼鐵俠來說,已經足夠了。
“先生,已生成數據。”星期五的聲音在托尼的耳邊響起。
在鋼鐵頭盔里的虛擬顯像系統,給托尼列出了一大堆的圖表和數據。
“內部溫度:23℃
磁場強度:200微特斯拉(微弱)
高能射線:未見
大氣壓:330Pa(約三百分之一個標準大氣壓)
空氣成分:未能檢測
球形空間內無電磁波反射反應,斷定內部為混沌結構,不存在宏觀尺度的大型物體。”
托尼皺了皺眉頭,然后對一旁焦急的娜塔莎投去了安慰的眼神,臂鎧上又長出了一根尖刺,這次的尖刺根部足有成人的大腿那么粗,4米多長,直接被托尼伸了進去。
這次的納米結構,達到了驚人的12萬層。
令托尼震驚的是,這么粗,這么長的納米尖刺,居然只是多撐了0.001秒而已。
也就是說,這個半球在適應,在進化,第一次解構過的物質,第二次就已經熟悉了,輕車熟路,縮短了時間。
托尼覺得,如果自己再試一次,就算一次性把胸口反應爐里所有的納米物質全都用光,也無濟于事了。
不過這一次,因為時間增加了一倍,所以在之前的基礎上,多獲得了一些情報。
比如電磁掃描之下,能夠對內部成像了。
這是一種類似于電子顯微鏡的成像技術,在星期五龐大的算力之下,半分鐘后就有了結果。
托尼看到了一張圖:
在巨大的半球形的中央區域,懸停這一個人影。
從這道人影的身高以及體型數據來看,和簡妮非常接近,基本可以肯定,那個一動不動、不知是死是活的唯一人影,就是簡妮。
………………
“我猜,只要把簡妮弄出來,這個半球就會消失掉。”托尼對剛剛到場的班納以及兩個美隊解釋了自己的發現,然后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問題是,誰進去。
托尼很有自知之明,他的鎧甲連0.1秒都撐不住,進去就是找死,完全沒有意義。
美隊就更不行了,他只是血肉之軀,那盾牌面對這種全方位的“腐蝕”,根本就屁用都沒有。
不管是本宇宙的美隊,還是平行宇宙穿越來一直滯留的那個美隊,都一樣。
“別看我,我也不會進去的。”班納瞪著無辜的大眼睛,往后退了一步,搖頭道:“就算變身,那也肯定很疼……浩克不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