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奶娘和成氏聽戴氏的擔心后,只覺得這位當母親的人,大不了解兩個女兒的性情,喬云然這種性子是難得對誰生情意,而喬云惜瞧著容易動情,其實喬云惜比喬云然來得精明許多。
喬云惜這樣的人,她要是對誰生了情意,那人的條件一定會相當的不錯,而且是雙方家里都已經許可的情況下。
喬奶娘婆媳自然是不會跟戴氏明言,喬云惜在這一方面的精明,為人父母的總是會認為孩子們還小,需要長輩們精心呵護照顧,這一時,戴氏也接受不了喬云惜成長的這般快速。
她們只是跟戴氏笑著說:“我們瞧著惜兒的心思全放在繡活上面,她的年紀又不大,她現在是不會有那個心思。”
戴氏聽得進喬奶娘婆媳的話,她寫信去江南,但是江南路途太過遙遠了,而且書信來回得太慢了一些,戴氏能夠感覺到和叔嬸之間的關系是越來越拉長了一些。
她的心里面時不時感覺到惶恐,叔嬸在,她還有一個娘家,如果有一天叔嬸不在了,她的娘家便不在了。
喬兆拾要用心在學習方面,戴氏把這種心思悄悄說給喬奶娘聽,喬奶娘對這方面深有感觸,輕聲說:“我娘家爹娘對我其實不太好,我嫁給正兒爹后,我還是會想著娘家人。
你叔叔嬸嬸一直待你好,你心里面擔心和他們關系太遠的事情,其實出嫁女子都要面對這一關,娘家終是娘家。
而你和娘家的關系,就是距離近,也不過是一輩親二輩表,三輩四輩不了了。你這樣的想,你的心里便能夠舒服許多,你只管你對你叔嬸盡了孝順的心意,旁的,就別求了。”
戴氏的心里面是舒服了一些,她只能夠盡她的心意,年節的時候,喬兆拾從來不曾攔過她和戴家的來往,而且還會幫她尋可靠的鏢隊送年禮去江南。
喬兆拾考上了進士,戴氏歡喜的寫了書信給戴叔戴嬸,只是因為喬兆拾還沒有考殿試,戴氏便忍住了這一份歡喜的勁頭。
她把書信寫好暫時放著,等到喬兆拾殿試過后,她會再寫一封信,然后還要準備一些京城的東西托付人一起送去江南。
戴氏這幾日的心情起伏,喬奶娘婆媳最為清楚,喬奶娘私下里跟成氏說:“這歡喜的日子,少奶奶還能夠這般的清醒,她以后進了喬家,那日子一定能夠過得平順。”
成氏明白喬奶娘的擔心,笑著說:“娘,然兒姐妹和軒兒兄弟都是聰慧的孩子,單憑拾弟一人也生不出這般出眾的孩子。
弟妹自然是心里面有數的人,兩人的聰明勁,孩子們個個都聰明。”
喬奶娘瞧著兒媳婦笑著說:“我家正兒其實有些配不上你,也幸好我家正兒有福氣,娶了你這樣的一位好妻子進家門,山兒兄弟才能夠這般的聰明懂事。”
成氏臉紅了起來,連連搖手說:“娘,山兒爹是有大智慧的人,我這種小家子的聰明,還真不行,我以前嫁給山兒爹,在我們村里面可是高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