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兆拾搖頭嘆息道:“我知道沈家那樣的人家,日子不會一直平順的。在出京城前,我對此沒有任何的心理準備。出京城后,遇到一些事情后,我心里便有了一些準備,只是沒有想過會那么的危險。”
喬兆光瞧著喬兆拾嘆息起來,說:“祖父去了沈家幾次后,他回來說,然兒和母親一樣的聰慧能干,希望然兒不要走了母親的老路。”
喬兆拾沉默片刻后,搖頭堅定說:“哥哥,不一樣的,她們遇到的人不同,沈洛辰的心里面,沒有那么多的風花雪月,他是有上進心的人。
然兒和母親也不同,在對待夫婿方面,然兒明白說了,她是小氣人,容不得太多的麻煩事情,她喜歡一心一意的人。”
喬兆光瞧著喬兆拾說:“她天真,你也一樣嗎?沈家小子精明能干,這一時會如此珍惜然兒,以后卻未必肯如此縱容然兒的。”
喬兆拾瞧著喬兆光笑了起來,說:“哥哥,想一想沈大老太爺夫妻的事情,有大老太夫人的例子在前面,然兒最擅長學習別人的長處,還喜歡總結別人的經驗。”
喬兆光見喬兆拾這個當父親的人,都如此的放心,他一個當伯伯的人,自是要放寬心思,至少喬云然不曾追求過好名聲,她平時過日子,總給人一種得過且過的感覺。
他們兄弟分開后,喬兆光和納氏又感慨一番,納氏笑著說:“老爺,然兒是由拾弟精心教導出來的孩子,她會對夫家盡心,但是也會瞧一瞧值不值得。
母親是由外祖母教導長大的賢良淑德女子,她嫁給父親時,父親身邊早有通房,母親自然會賢良為父親張羅納妾的事情。
母親大約比我們想象的更明白父親性情,最后還為妾室們尋了一條退路。母親為人行事太好了,所以這個世間容不下太過美好的人。”
喬兆光沉默下來了,喬祖璋前些日子尋他說話,說來說去只擔心一對小兒女的前程,不曾關心過孫兒們的事情。
喬兆光對喬兆印這個弟弟印象不錯,他的資質普通,卻肯花心思在學業上面,這個弟弟心正,他是不介意在有機會時拉扶一把的。
但是他對長歪的喬維蘭,則沒有多少兄妹情意,也無心搭理她的事,直接和喬祖璋說:“父親,兄妹大了也要避嫌的,她的事情,我可不敢搭理的。”
喬祖璋滿臉苦惱神瞧著長子,喬云然嫁進沈家,喬云惜的親事更好上一層,林氏一再和喬祖璋說,絕對不能委屈了女兒,一定要給她尋一門好親事。
喬祖璋敢和喬兆光來提這些事情,卻不想和喬兆拾說一說心里話。
喬兆拾歸家好幾天,喬祖璋遇見他好幾次,就是無法開口說事,把林氏急得跳腳,喬祖璋決定不說。
林氏很是傷心,決定親自去和喬兆拾提一提喬兆印兄妹的親事。她有心去遇喬兆拾,遠遠的遇見了好幾次,但是喬兆拾每一次恰恰有事轉了路口,林氏打算最終落空。
喬兆光在這之前已經提醒過喬兆拾,他對喬祖璋夫妻有了防范,干脆讓他們沒有開口的機會。
喬光享冷眼旁觀了喬祖璋夫妻行事,他暗中便做了一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