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就是號召力,就是跟他親近的那些人都是什么身份,他想做一些事情的時候,能得到哪些援軍”
“這”
“那家伙好像認識很多人。”
“可不是認識那么簡單啊,我聽說絲綢之路上有十幾個國的國主,和一些大小部落的首領,都跟他有往來的。”
“沒錯,我也知道的,從開絲綢之路這件事情,我就覺得收益最大的就是那李鈺小兒了,賺來的錢堆積如山,還跟許多國主,首領,關系深厚,說道援軍的事情上,恐怕他李鈺要做事,會有很多人幫他的。”
“這不就得了”
“李鈺一點不傻,現在的他,拿許多秘法換來了跟李世民的融合,換來的是漢人朝廷對他的功勞的認可。”
“又因為把份子出讓給那些權貴,所以又跟漢人朝廷里大部分當權的文武大臣交厚。”
“所以根據我的總結,李鈺一點不傻,反而還很是厲害,他是真正的大智若愚,以吃虧謙讓,獲得了不可撼動的地位,說句不客氣的話,即便李鈺有些不對頭的地方,李世民也拿他沒有辦法了,皇帝也不敢去毫無理由的斬殺一個朝廷的功臣,更何況這個人,還是軍方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又跟一群一二三品的文官交厚親近。”
“沒錯,中車令說的都是道理,也是事實,漢人那邊,現在不論是誰,想要動李鈺都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李鈺不傻,而且還很聰明。”
這是薛延陀第二號人物,第二次開口說話,給敵人一個中肯的總結。
“這就是我想不通的地方了,聯絡援軍是對的,聯絡上阿史那部,回鶻部,就可以前后夾擊咱們,這是很正確的選擇。”
“可是,從李鈺安排過來的一千多人的戰斗力上看,幾乎大部分都是士,即便不是士的那一小部分,也是老卒,猛卒,這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定論,或者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可別是我眼拙心笨,給猜錯了哪里”
“沒錯,中車令可以繼續的,老夫心里也是這樣想的。”
“是的,本汗想的和中車令想的一個樣。”
薛延陀一二號人物都說話了,剩下的幾個大首領們,也跟著踴躍發言
“是啊,這點上對的。”
“沒錯,本將也是這樣想的。”
“這還用想一千多人,叫咱們虧損了那些勇士,鐵定是李鈺手下最厲害的兵了。”
中車令等所有人都認可之后,才又往下繼續;
“大家都知道,李鈺表面上是漢人朝廷里十六衛中,左武衛的代將軍,統帥。”
“實際上殺將秦瓊掌控多年的南北衙禁軍的兵權,隨著李鈺的上臺,估計也交接下去了,那么李鈺實際上掌控著三衛的兵權,算是漢人朝廷那邊,實際上掌管軍權最多,最大的將軍了。”
“沒錯。”
“還真是的。”
“不足而立之年,就掌控三衛兵馬,執掌三萬六千精銳的生死大事,這在漢人的歷史中,僅此一個。”
“還真是的啊”
“漢人以前不是還有個霍去病嗎”
中車令又搖了搖頭,繼續走動起來;
“霍去病無法跟李鈺相提并論的,霍去病就是個武夫,他只是打仗勇猛罷啦,除此之外,他幾乎就是個等待屠宰的羔羊,皇帝可以滅殺他,一些王公貴族也可以弄死他,甚至一些文官都可以斷了他的援軍,斷了他的糧草。”
中車令
的這一翻分析,叫三個人點頭贊同,一個是夷男,另一個是薛延陀的第二號人物,第三個就是董大娘子的親爹,薛延陀朝廷的一品宰相。
夷男模仿漢人朝廷的制度,給董大娘子的親爹封了尚書右仆射。
左仆射兼兵部尚書,兼太尉,就是夷男的好兄弟,薛延陀第二號人物那個一點也顯不老的小老頭。
“霍去病管的兵,是暫時的,朝廷要用他,皇帝要用他,所以暫時把軍隊交給他管著,實際上霍去病隨時都可以被奪去兵權,而李鈺不是這樣。”
“李鈺從他叔叔秦瓊手里接下來的三衛兵權,某種程度上說,算是子繼父業了,且他還是軍方的代表人物之一,再者說,皇帝這新禁軍的兵權,交給誰都不合適,目前來說只能放權給他。”
“為什么”
“是啊,別人就不能掌管這三萬多兵了”
“就是說啊,漢人那邊可以掌控三四萬人的大將軍,多的是”
再次站到地圖前的中車令頭也不回;
“好人那邊的因為南北衙禁軍和左武衛,跟其他所有的衛都不一樣”
“有啥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