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兵多將廣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兵多將廣
公元六百四十五年春末。
北方的大草原上,終于度過了漫長又難熬的冬天。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草又長鶯再飛,牛羊開始肥壯了起來。
這是草原人的春天,也是草原人豐收的開始。
到了夏天秋天,草原上得一切都會欣欣向榮。
大雪山吐蕃國主棄宗弄贊,約好鐵嘞八姓的可汗,加老友吐谷渾。
共同出兵,誓言拿下中原漢人的大好河山,把草原兒女的苦難結束,搬去美麗富饒的中原,江南等地。
吐蕃出兵十五萬,鐵嘞八姓出兵三十萬,吐谷渾部落拿出了所有的家底,一共八萬三千軍馬。
另外給有突厥想要恢復勢力的舊部,大小二十九個部落,共計十三萬兵馬,和薛延陀歸屬鐵嘞跟吐蕃的兩部。
薛延陀部落里想要打殺漢人的,還有不少加起來超過了十萬人頭。
六十多萬大軍,沉兵列境,壓的天下漢人透不過氣來。
這是漢人歷史上最危險的時刻,最危險的一年。
李唐朝廷十六衛盡出,又有東宮六率加入。
除了鎮守各處邊關的人馬,天下二十二衛里,可以調動的兵馬,幾乎被全部拿出來頂上去到邊塞,能戰之兵接近三十萬大軍。
這是李唐朝廷,自得天下之后,第一次傾盡全力的,大規模的用兵。
李世民也不是傻子,朝廷里的大官們同樣都是精打細算。
所以,不等草原人聚會整齊,李唐十六衛,就開到了邊疆鎮守。
冬天就開始了調兵遣將,直到春末,草原人聚會了四十多萬,李唐的十六衛才算整齊到位。
至于太子東宮六率,全部滿員配置,成為了真正的衛率。
每衛率一萬三千軍,和當今的十六衛不少一兵一卒。
為何東宮六率遲遲沒有行動起來
因為之前的東宮六衛率,一衛率五千人上下,所以用的領頭羊將軍都是品級不高的。
現在的一衛率,成軍了,成衛了,按照李唐朝廷的規矩,四品武將不足以鎮守一衛兵馬,只要是成衛建設的,必須有個三品大將坐鎮指揮,哪怕是個從三品下的武將也行。
之前的東宮六衛率,只有兩個三品武將坐鎮,所以分下去,只能領兩衛,還缺五衛的主將副將。
而李唐朝廷,攏共就這些位置,所以多出來的十個主將十個副將,狠狠地刺激著漢人的心。
不論文官還是武將,也不管是哪個派系的人物,漢人這邊數得著的人物,都在惦記這十個名額。
包括皇帝李世民都在惦記的肚子疼,他也不例外,他也想把秦王府派系的武將們,發展壯大。
這是絕佳的機會,這也是很少能再次出現的機會,所以即便是皇帝的李世民也動心的很。
整個天下的派系,對此事無動于衷的,也就是李鈺的派系了。
因為秦瓊是武將出身,所以派系里頭武將占據三分之二。
跟其他派系對比,李鈺這邊反而是文官缺少,對這些武將名額,李鈺看都不想看,派系里的武將們,也都有自己的位置。輕易不想隨便挪窩,免得被發現了馬腳。
所以李鈺這邊顯得輕松至極,同時也叫不放心李鈺的皇帝,踏實了一回。
側面也給李鈺解決了不少的麻煩,因為李世民想好了,假如李鈺對這些名額上心,他就準備在李鈺收拾完邊關的危險之后,下手清除李鈺的黨羽
,同時要想辦法接觸李鈺在朝廷里的那些職務,叫他回去安安生生的當一個世家門閥的好族長。
結果李鈺沒有任何興趣,玄甲軍回報的信息是,人家身邊那些文武,都吃了睡睡了吃,都沒給當回事
李世民這才踏實下來,全心全意的爭奪這十個三品名額。
直到春末,總算塵埃落定,李世民手下秦王府出身的武將,提上來四個,一個正三品下,一個從三品上,兩個從三品下。
分別拿捏了東宮六衛率的三衛兵馬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