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可行,也是最好的安排。”
“回兄長,完全可以的,高句麗必定要趁機作亂,這個想都不用想,所以應當立刻用八百里加急,調動嶺南軍北上,同時安排蘇十三帶領部分玄甲軍,直接過去東北,防患于未然。”
“準,這整好也是朕心里想的,這些年,高句麗已經囂張跋扈到忘記自己是誰了,他們必定造反,禍害東北那邊的邊疆要塞。”
“左仆射明天就得安排,越快越好,朕估計,他失蹤被困的消息一旦傳開了去,高句麗必定要趁亂起兵的。”
“臣遵旨,今天就要安排,請陛下放寬心吃喝。”
“只是一條,方才那將軍說的一點不假,侄子那邊雖說跟著萬人,可關外的草原上,遍地盡是狼崽子,陛下要不,知節留在長安坐鎮,臣過去一趟北方”
“不必了。”
李世民狠下心拒絕了這個非常誘惑人的建議。
“你們也看到了他的謀劃,一切都是他有意為之,雖說疲憊敵人的計策有點過頭了,但是朕覺得,也只有這個辦法才
能更快的解決邊關的所有問題。”
程咬金在旁邊點頭符合一句;
“另外還能少死幾個兒郎。”
聽到程咬金的話,李世民狠狠地點了點頭;
“對,盡快結束,就能少死一些人,不論是漢人,還是異類,都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死亡。”
“所以不用搭理他,雖說局勢已經爛到無法再爛,但是朕相信這一切都在他的算計當中。”
看到皇帝的決絕,程咬金不再多嘴了,改成了面對現實;
“如果這樣的話,咱們明天還得繼續跟那些文官們吵架,吵上兩天之后,再開始假裝安排替換的統帥,總而言之能拖幾天是幾天。”
“沒錯,知節說的正合朕意,就這樣安排好了。”
“遵旨。”
那么李鈺到底怎樣了呢
有沒有中計
一切都在他得掌控之中嗎
答案是半對半錯。
大部分決策都是李鈺和兩個副帥決定下來的,頭三步邁出去,皆在敵人的預料之中,也是李鈺的計謀。
被包圍,甚至連受傷都在李鈺的預料之中,但是唯獨一樣,超出了李鈺的猜測范圍。
那就是,他對頭派系的那些武將陣營里,終于有人行動了。
一出手就是王牌。
李鈺被圍困的時候,剛殺出重圍,就遇到鐵嘞八姓的沖殺,再度陷入新的包圍圈。
這些都是李鈺提前算計好的事情,接下來應該是漢人的軍隊,上來解救他,然后再次被草原人打敗,然后他借失敗遁走,最好是想辦法帶點傷逃跑。
然后去尋找阿史那社爾,和回鶻部落,故技重施,三方聯合,打破草原聯軍,另一邊用重金收買聯軍里,能說的上話那些首領。
然后一個勢力一個勢力的瓦解,最后有重金收買的那些首領們提出建議,跟漢人坐下來議和。
這些就是李鈺的整體戰略,當然了,要想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談判,其中有個必然的條件,那就是拿出漢人的實力,打一次漂亮仗,把草原人打疼。
打不疼,不論是鐵嘞,還是吐蕃,都不會安生下來和談,所以,李鈺必須好好的打個漂亮仗。
然而,事情到這里之后,出現了不可控制的轉變。
沖出鐵嘞大軍的封鎖之后,李鈺按照事先計劃好的路線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