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難民再一派。
府里原來的家生子奴仆自成一派,掌管著廚房與糧倉。
兩女未來之時,行伍派和流民派,家生子奴仆,三家共同掌握府里的一切。
王可馨來了之后,就慢慢接管了府里的事,可終歸身單力薄,再后來,司徒云砂一來,兩女都是讀書人,自是惺惺相惜,走到了一起。于是兩家聯手,慢慢的把持了府里的一切。
府里雖然四個派系,卻也相安無事,皆因都是老爵爺救回來的,不同程度的受過老侯爺的恩惠,沒有老侯爺,可以說就沒有這些人安寧的生存環境,眾人都是對老爵爺感恩戴德,自然不會像別的高門大戶那樣,爾虞我詐,互相傾軋。
再者說老爵爺走南闖北一生,眼睛何等毒辣,非是那良善之輩,絕不會出手相救。
總之一句話,老侯爺弄的這一堆人馬,都是看人品不看能力,只要你人品好,知道感恩,我碰見了就出手相救,
相反,你人品不行,就是死在路邊,也不看你一眼,府里雖然有四股勢力卻也能相安無事。
當然了,行伍派系的人之所以不爭權奪勢,是因為大都性情耿直,孔武有力,看家護院可以,保護家主安全也可以,但是其他方面,就不行了。
那流民派,難民派的,則是想爭取也沒辦法,沒學問啊,大多不認識字,只能做些洗衣,做飯,打水伺候人的差事,即便把大事交到他們手里,也是一籌莫展,
自從兩女進府之后,并不曾克扣銀錢,月例,也寬待下人,從不輕易責罵,慢慢的那些流民派,難民派諸人,也不去做那些云山霧罩的幻想了,安安心心的各司其職,按部就班。
結果就成了今天這樣的格局,兩女倒也沒辜負老爵爺的期望,把諾大一個府邸,搭理的井井有條。眾人也沒有不信服的。
想到莊子里的布局,老李忍不住感嘆,這一世的老爹,可真是一個大智慧的人,將家生子奴仆,安排的守住廚房,和糧倉,這樣的話不怕被人下毒,又保證了最親信的人守住了最重要的物資~糧食,
行伍里退下來的那些府兵,身體完好的一群人,就安頓在府里前院,相當于安全上有了保證,
這等于第一層包圍圈,四個莊子,分東南西北又圍著李家莊,算是第二道包防御,
這些安排,就像行軍打仗的行營一樣,錯落有致。看來老爹一輩子隊正不是白干的,
這種居住模式,縣男府就像中軍大賬一樣,座在中間,周圍遙相呼應,這老爺子可是真正的大智慧。
給后代經營下大善人的口碑,再想盡辦法,將一群府兵安置過來,施恩于流民難民,這一切,都做的井井有條。
李鈺卻想不到,正是因為老爹的幾十年經營與布置,這些忠心耿耿的社會最底層,為他以后留名清史,創下不世功勛,提供了最大的幫助。
這邊李鈺思考者老爹的英明,丫鬟就端來了茶水,刺鼻的羊油味道,立馬彌漫了開來。
這唐朝的茶,可不是后世的清水所沖,而是羊油,蔥姜,蒜,等混合而成。被貴族趨之若鶩。像及了后世的胡辣湯。
當然了,盡管如此,一般家庭平時還是沒有的,只在到了貴客的時候,才煮了拿出來待客。
喝了小半碗,李鈺便讓丫頭端了下去,這味道也太刺鼻,實在難以下咽。
一時間,要改變大唐飲食狀態的決定,更加堅毅了,一邊想著明天的事兒,一邊摟著王可馨,李鈺從新躺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