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新收的一百七十多個跑腿辦差的,全部分下去,給四個管事帶領著,天天起早貪黑。
一百多人帶領著幾個莊子的壯男,天天都重復著量地,分地,分地,量地,忙的很多人腳都腫了。
所有人都不吭聲,只兩三個后生,埋怨了幾句,說一天起早貪黑,要忙五六個時辰太也辛苦,
鄒淑儀二話不說,也不罵人打人,自己掏了腰包給三個后生開了雙倍的月例,然后就要直接除名。
三個年輕人也是嚇壞了,趕緊回家找長輩解決麻煩,又被各自的阿耶狠揍了一頓。
這給府里當差,多少人擠破了頭想爭搶,這一百多個跑腿的,哪家哪戶不是到處托人情,四處彎腰行禮?
好話說盡,才爭取來一個名額,這沒個忍性的逆子,就跑些路還要嚷嚷,不狠揍一頓,改天不定還要惹出什么亂子出來……
三家的長輩,教訓出氣一番之后,趕緊連夜帶著孩子,到鄒淑儀家里登門道歉。
將雙倍的月例錢,分文不少又給送了回來,陪著笑臉點頭哈腰的,說盡了好話,加上同來的還有說情的長輩,鄒淑儀這才網開一面,又把三人留下。
不過也公開說清了,若是沒干幾天又要叫苦叫累,三家直接來領人回去,再沒有商量的余地,三家家長千恩萬謝,感激的不行,這才帶著孩子離開。
至此河道上,再沒有一個人說累,都是咬著牙堅持下來。
對于來之不易的生活,鄒淑儀非常珍惜,傾盡了全力去做,恨不得吃住都在田埂上,趕緊弄出來一些成績。
這會兒看著眾人給耕牛上好了套,又下了鐵犁,鄒淑儀湊了過來,輕聲說到;
“啟稟郎君,耕牛下套,鐵犁落地,今日開耕郎君您在當場,還要請您來扶這頭犁的。”
“啊?哦……”
李鈺驚奇的不行,他哪里種過地,可是這會兒,地頭全是百姓人頭,李鈺雖然不懂這個時代開耕的規矩,
但是他也感覺出來,百姓們的熱情似火,讓他第一個犁地,似乎還是很厲害,很牛叉的樣子。
看著周圍百姓莊戶,熱切的目光,李鈺只能硬著頭皮走上前去,接過鄒淑儀手里扶著的木柄。
李鈺的兩手緊緊抓穩著木柄,他怕前頭那兩頭壯牛,要是瘋狂起來,一定會把他帶的摔倒在地,弄個狗吃屎可不好看。
鄒淑儀和他兄弟,兩人走到前頭,一人牽了一頭壯牛,呦呵了一聲,鄒淑儀手里的鞭子,朝空中一甩,啪的一聲脆響,兩只牛一起發力,往前開動。
李鈺雙手扶著犁頭上方的木柄,要用盡全身的力氣才能扶穩,一步一步往前挪著……
田地頭,上千個農人百姓,齊聲大呼;
“開犁嘍……”
容娘帶著幾個侍女,都緊張的跟在李鈺的身邊,看著十五歲的小郎君,用盡吃奶的力氣,憋的臉紅脖子粗,可勁兒的往下按住犁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