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二房幾百年來一直是上三房的領頭羊,所以對于二房族長出征一事,上三房看的非常重要,像這種大規模的調動兵馬,也就是九房李淵來求的那次了,之后這十幾年還是第一次出現如此大規模的人馬調動。
耳四五六房和七房并沒有參與進來,但是也象征性的送到林不破手里一些糧草,全是顧全同宗的情分,
當然了八房也有準備的,八房的老族長今天中午當權之后,開始了解最近隴西八大家族的事情,發現其他房都有送上份子之后,
立刻叫三兒子李正一寫下書信,里頭只寫了兩個事,一,所有參與謀害二房族長的,包括他們的妻兒,一共六百多人,全部抓獲,等待二房提人,
二,八房也顧全同宗情意,派人帶著糧草三日內送上,糧草里包括三千只羊,五百頭牦牛,和一些麥面,還有牲口吃的東西,面面俱到,可以說這份情意相當深厚了。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八房內亂,虧損元氣,生怕后頭被四五六房算計,想要趕緊抱住二房的粗腿,好能快速恢復!
話說這次李鈺表面上帶了七八萬人,實際上后頭偷偷跟著增援的,還有六萬大軍,這個數字相當恐怖了,即便如此還沒有把上三房的兵力掏空,這就是李世民最怕隴西李,卻動都不敢亂動的原因所在。
李世民出自隴西李氏九房,他深知隴西李的可怕之處,和歲月沉淀下來的恐怖實力,所以李世民對于隴西三大派系之間的爭斗向來都是一個態度,睜眼瞎子,聾子。看不見聽不見,也不管!
李世民的做法是正確的,歷朝歷代的朝廷都是這樣,叫隴西李氏抵擋草原勢力的侵擾,可以說句難聽話,沒有隴西李氏坐鎮邊關,草原人隨時都可以長驅直入,指望漫長的邊境線上,那可憐的守軍和草原人抗衡,效果不是太好…
再說這李鈺被問到如何分兵,正在中軍大帳里侃侃而談;
“我計劃,用后軍一萬三,上去誘敵深入,在這里……把那個大約三萬人的部落引到這里……”
李鈺一邊說一邊用木棍指點著沙盤模型,這是李鈺兩年前派人四處查勘,然后回來制作的地形反饋模型,全方位還原了本來的山川地貌,何處有山,什么模樣,何處有河流,多少寬度,從哪里到哪里,經過那里,做的非常精致!
當時震驚了朝廷的所有將軍,當今世上除了朝廷,只有李鈺才有這種縮小了的真實模型。
“咱們的安西衛就躲在這里等待,左邊大房的人馬躲在這里……三房就在這里,我計算過的,兩邊距離這里的中心戰場差不多都是二十里上下,三房二十一里,大房藏身的地方距離這里,十九里,以烽火狼煙為號,
等待賊人進入圈子,立馬收縮包圍圈,只留下來時的路,這樣就不會出現困獸斗的局面,敵人必定一觸即潰都想著逃命。
然后左右兩房各分出一萬軍,在這里……來時的路上等待,再殺一次,估計敵人也不剩下多少了,
這個方向必須守住,不放一兵一卒,否則后面和那邊的兩個部落接觸就會失去先機,即便有零星逃亡,也只能叫他們走北邊回去。
諸位管事將軍們都參謀一下,看看我這計劃能否行得通。”
李鈺一口氣說完拿著桌上的茶碗就咕咚咕咚的吃起來。
大帳里的管事們都點頭贊同,尤其是九大長老,一會兒看看地圖,一會兒看看族長,然后九大長老又互相看看彼此,全是震驚之色。
行軍打仗對于林家來說家常便飯,也是林家的支柱產業,九大長老看過地圖,也都把附近的地形記得清楚明白,這個時候這個地方來兵,九大長老早就心中有數,各自定下的計劃也是請君入甕,包抄合圍,而且主戰場都選擇的是同一個地方。
家主什么水平大家也都清楚,阿郎在的時候說過,等他成男之后,跟隨林家大家長和殺將秦瓊學習兵法武功!
家主今年才十六歲,還沒有到達阿郎規定的年紀,所以林大家長也沒有教授什么,
等于是沒有接觸過任何人的教授和熏陶,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沒想到對兵事一竅不通的家主,居然厲害到這個地步,無師自通,除了沒有經驗,基本上學的非常合格。
林家大長老點著頭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