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聞雁門郡出了一個英雄,今日一見果然非同凡響。”
張楊的目光沒有放在張遼的身上而是瞅著張氏部曲身上的鎧甲,似乎對鎧甲的鐘愛就是對張遼的夸贊。
“張從事謬贊。”張遼笑容滿面。
能夠打造出全著鐵甲的八百部曲,他極其的自豪。
好在宋憲麾下騎卒已經返回,要不然張楊會更加吃驚。
張楊看向鎧甲的目光,就是他最為得意的杰作。
“并非謬贊,而是真正的羨慕啊。”
張楊語氣古怪的道:“我麾下的這部人馬,只有鐵甲十副,其余皆是皮甲,這已經是極其精銳的裝備,不曾想,張縣尉麾下的兵伍之雄壯,讓我極其眼熱啊。”
“張從事謬贊。”張遼依舊笑容滿面。
“我恨不得將你臉上的得意笑容扯下來按在我的臉上,讓你也體驗一下我現在的心情是何等的抓狂。”
張楊的聲音突然之間飆升,張遼看得清清楚楚,唾沫星子朝著他迎面而來。
張遼怪笑一聲這才問道:“張從事此番出塞,也是為了打劫胡人的戰馬牛羊?”
“打劫?哼,這話說得也忒難聽,我聽說草原上的牛馬在野地里亂跑,這才奉命前來撿一些。”
張楊故意將話說得極其豪勇,似乎在向張遼顯示自己的萬丈豪情。
繼而恢復平常姿態輕笑道:“大話不說了免得讓人笑話,我聽說張縣尉揚威于域外的消息后心頭奇癢難耐,這才建議刺史大人效仿你的舉動。
因此,我以武猛從事的職位招納了一部熟悉弓馬的騎卒,所賴張刺史威望頗重,乃是一方名士,這才讓太原郡世族解囊相助,要不然以馬匹之貴,就算是砸碎我的骨頭買了也不能置辦一部騎卒所用的馬匹數量。”
“張從事若能大獲全勝而歸,定然能夠收獲滿滿,也不枉刺史大人的看重。”
張遼沒有想到自己的舉止得以讓張楊效仿,其實在他看來效仿的人越多越好。
“鮮卑各部落之間內亂不堪,自顧不暇,未來幾年內肯定無力南下,這個時候趁機滅掉一些小部落用來壯大自身再好不過。
鮮卑即便有心報復也無法聚集一支胡騎犯塞,若是有部落征發勇士尋仇,定然難逃其他部落的吞并,部落首領們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我們無論如何行事,都不會遇到鮮卑的報復。”
張楊目光很亮,帶著灼灼光芒道:“正如朝廷時局一樣,宦官、外戚和世族門閥們彼此爭權,已經不關心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這個時候若是不珍惜鮮卑內亂的機會,以后想要有所作為沒有重兵就難了。”
張遼理解張楊的分析,當鮮卑內亂趨于平衡,各部落之間的矛盾得到釋放和化解后,在侵犯漢庭邊郡的時候將會再次形成一定范圍的聯盟。
可是,他不明白張楊說這些干什么?
他比張楊還要明白這些道理,無論是后世的歷史知識還是當下對時局的把握,他都能做個基本的判斷出來。
“張從事,何意?”張遼慎重其事的問道。
“現在,正是我們聯合在一起殺胡的絕佳時機。”張楊道明心跡。
張遼頓時警覺,張楊定然沒存好心。